东北有个叫魏家沟的小村子,村西头有座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村里人经过时都绕着走,说是那宅子不干净,夜半常有异响,窗棂上还时常见到幽幽绿光。
这年开春,有个叫魏山的年轻人从城里回来了。他是老魏家的独苗,父母早逝,在城里读了几年书,眼下工作难找,只好回老家看看祖宅。村里老人劝他别住进去,他只是笑笑:“新社会了,不兴这些迷信。”
老宅确实破败得厉害,瓦碎梁朽,院里杂草齐腰深。魏山花了好几天工夫,才勉强收拾出两间能住人的屋子。头几晚相安无事,第四天深夜,魏山正点着油灯看书,忽听窗外有女子轻笑。
“谁?”魏山心里一惊,这深更半夜的,哪来的女子?
推门看去,院子里月光如水,空无一人。魏山以为是错觉,回屋继续看书。不料刚坐下,那笑声又起,这次竟似在屋内。
魏山脊背发凉,猛回头,只见一白衣女子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明眸皓齿,笑靥如花。
“公子莫怕,”女子敛衽一礼,“小女子胡三娘,乃是这宅中旧客。见公子独居寂寞,特来相伴。”
魏山虽是读书人,但也听过不少狐仙传说,心下明白了几分。见这女子并无恶意,便壮着胆子问道:“姑娘是…仙家?”
胡三娘掩口轻笑:“算不上仙家,不过是修炼有些年岁的狐辈罢了。与公子祖上有些渊源,故此宅虽破败,我一直未曾离去。”
说来也怪,魏山本是胆大之人,见胡三娘谈吐文雅,容貌秀丽,惧意渐消。二人灯下夜话,竟越聊越投机。胡三娘不仅通晓诗书,对时事见解也颇独到,魏山不禁为之倾倒。
自此,胡三娘每夜必至,天明即去。魏山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原本找工作处处碰壁,如今不知怎的,城里突然来了信,请他去做文员;家里米缸总是满满的,灶台下不时能摸出几吊铜钱;就连院中那半枯的老梨树,也忽然花开满枝,结的果子又大又甜。
村里人见魏山日子红火,都觉得蹊跷。有几个胆大的后生夜间偷偷扒墙头观望,见魏山屋内灯下对坐两人,一人是魏山,另一人竟是个绝色女子。消息传开,大家纷纷猜测魏山是遇上了狐仙。
村东头的老马太太是出马仙,特地来找魏山:“山子啊,仙家缘不是那么好接的。狐仙报恩虽好,但人仙殊途,久了只怕于你不利啊。”
魏山却不以为意:“三娘待我极好,从未有害我之心。”
果然,胡三娘不仅无害他之意,还常指点他避祸趋福。这年夏天,连降暴雨,河水暴涨,胡三娘提前让魏山转移了家中贵重物品。当晚山洪暴发,村中许多人家遭了灾,唯独魏山损失最小。魏山对胡三娘更是感激信任。
忽一日,胡三娘神色忧郁地对魏山说:“我与公子缘分将尽,三日后便当别过。”
魏山大惊:“为何突然要走?是我有何处怠慢了吗?”
胡三娘摇头:“非公子之过。我修行已满,当赴昆仑参加仙试。若能通过,便可位列仙班;若不能,则需重新修炼。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了。”
魏山心中不舍,却也无法阻拦。最后那夜,胡三娘取出一枚玉符交给魏山:“这玉符能辟邪保平安,公子务必随身携带。只是切记,人仙缘尽,莫再强求。他日若遇困难,可对玉符唤我三声,但只此一次,不可滥用。”
说罢,天明鸡啼,胡三娘化作一道白光,倏忽不见。
魏山怅然若失,对着空房发了好一阵呆。此后日子照旧,只是少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趣。开头几月还好,时间一长,魏山竟渐渐生出贪念来。
原来魏山所在工厂效益日下,工资时常拖欠。见左右邻居有的进城发了财,有的做生意赚了钱,魏山心里越发不平衡。想起胡三娘留下的玉符,心道:“既然能唤她一次,何不请她指点个发财的门路?这日子紧巴巴的,何时是个头?”
这夜,魏山取出玉符,犹豫再三,还是唤了三声“胡三娘”。
话音刚落,屋内忽然刮起一阵旋风,胡三娘现身面前,面有愠色:“公子何以违约?我留玉符是为救急,非为满足私欲也。”
魏山满面羞愧,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如今生计艰难,还望仙姑指点条明路。”
胡三娘长叹一声:“也罢,你明日去后山老松树下,掘地三尺,自有发现。但切记,取一物足矣,莫贪多。”
次日,魏山依言前往后山,果然在老松树下挖出个陶罐,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罐银元!魏山欣喜若狂,忽想起胡三娘“取一物足矣”的嘱咐,本想只取几枚,可转念一想:“这么多银元,我取少许与多取有何区别?不如全部取走,后半生衣食无忧。”
贪念既起,便再难抑制。魏山将陶罐整个搬回家中,清点下来,竟有二百多枚银元。
是夜,魏山抱着银元酣然入梦。忽见胡三娘怒容满面而来:“我好心助你,你却贪得无厌!今日之果,他日自尝!”说罢拂袖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