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山东潍县大旱,庄稼枯了大半。城里做小买卖的周老四生意也日渐萧条,眼见家中米缸见了底,便想起乡下祖宅还空着,盘算着带妻儿回乡暂住,省些开销。
周老四的媳妇王氏听了却不乐意:“那老宅荒了十几年,墙都塌了半边,回去做什么?再说村里如今十室九空,连个说话的邻居都没有。”
“总比在城里饿死强。”周老四叹气道,“老宅虽破,修葺一下还能住人。院里那几棵枣树年年结果,后山还有野菜可挖,总能有口吃的。”
他们七岁的儿子栓柱却拍手叫好:“回乡好!回乡好!我能抓蛐蛐、掏鸟窝!”
王氏拗不过父子俩,只得收拾行装。三日后,一家三口雇了辆驴车,颠簸了大半日,终于到了周家祖宅所在的周家庄。
庄里果然冷清,原本三十多户人家的村落,如今只剩五六户老弱妇孺守着。周家老宅在村东头,青砖灰瓦的三间正房,外加一间灶房和一个小院。正如王氏所说,西墙塌了一角,院里杂草齐腰深,那几棵老枣树倒是枝繁叶茂,结满了青枣。
周老四花了三天功夫修墙除草,总算将老宅收拾得能住人了。一家人刚安顿下来没几日,怪事便接踵而至。
先是栓柱说夜里看见“绿眼睛的小人”在院里跳来跳去。王氏只当孩子眼花,骂他莫胡说。不料过了两日,她自己起夜时,也瞥见灶房有个矮小的绿影一闪而过,吓得她尿都没撒完就跑回屋里。
周老四起初不信,直到那晚他被一阵细微的嬉笑声惊醒。他悄悄起身,扒着门缝往外看,只见月光下两个不足三尺高的小人正在枣树下追逐嬉戏。那俩小人通体翠绿,穿着绿衣绿裤,连头发都是绿的,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芒。
周老四吓得腿软,连滚带爬钻回被窝,一夜无眠。次日他将所见告诉王氏,夫妻俩相对骇然。
“莫不是撞邪了?”王氏颤声道。
“或许是宅仙。”周老四想起老一辈人说过,久无人居的老宅容易招来仙家精怪安家,“得去请个明白人来看看。”
村里最年长的周七爷听了周老四的描述,捋着胡须道:“听这形容,像是‘绿衣宅仙’。这东西不害人,但也不好惹。它们选了谁家宅子住下,就是那家的缘分。要好生供奉,它们能保家宅平安;若得罪了,也会闹得家宅不宁。”
周七爷接着说:“咱村东头李婆婆早年请过保家仙,懂这些门道。你去问问她。”
李婆婆已是耄耋之年,眼睛却依然清亮。她听了周老四的话,点点头:“是绿衣宅仙无疑了。这东西是草木成精,性子单纯如孩童,喜欢甜食和玩闹。它们既选了你家,就是与你家有缘。不妨摆个供桌,每日奉上瓜果蜜饯,它们受了供奉,自会保佑你家。”
周老四回家与王氏商量。王氏虽然怕,但想着既然不害人,供奉也无妨。于是收拾出一张旧方桌摆在院中,摆上红枣、花生和仅有的几块麦芽糖。
当夜,周老四又偷偷观察,果然见那两个绿衣小人蹦跳着来到供桌前,拿起供品嬉笑着吃起来。吃完后还在院里追逐玩耍了好一阵才消失。
自此,周家每日供奉不断。说也奇怪,自供奉宅仙后,周家好运连连。周老四在山里挖到一株老山参,卖了好价钱;久旱的天气终于下了场透雨,院里枣树结的枣子格外甜脆;连栓柱原本瘦弱的身子也日渐壮实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这年冬天,王氏的弟弟王五来投奔姐姐一家。王五在城里赌钱欠了一屁股债,跑到乡下来躲债。见周家日日供奉那看不见的宅仙,很是不屑。
“姐,姐夫,你们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哪有什么宅仙?分明是你们心里作怪。”王五嗤笑道。
周老四忙道:“小声些!宅仙耳朵灵着呢。它们虽不害人,但也不能不敬。”
王五却不以为然。那夜他喝了几杯地瓜烧,醉醺醺地走到供桌前,竟一把将供品扫到地上,还对着院子撒了泡尿,口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什么狗屁宅仙,有本事出来让爷瞧瞧!”
当夜,王家就出了事。王五睡到半夜,突然惨叫起来,周老四夫妇冲进厢房,只见王五蜷缩在炕角,浑身发抖,指着窗户大叫:“绿...绿巨人!窗外有个绿巨人!”
周老四望向窗外,什么也没有。安抚了王五半晌,他才渐渐平静下来,说是做了噩梦。
次日一早,更可怕的事发生了。王五起床后照镜子,惊见自己满脸满身都长出了绿斑,那绿色与宅仙身上的翠绿一模一样。他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向姐姐姐夫求救。
周老四忙去请李婆婆。老太太拄着拐杖来了,看了看王五的状况,摇头叹道:“这是得罪宅仙了。绿衣宅仙虽小,却能召请它们的祖辈——那位可是真能显化巨身的。你们赶紧备三牲酒礼,诚心谢罪吧。”
周家赶紧凑钱买了猪头、公鸡和大鱼,摆了一桌丰盛供品,全家跪在院中磕头谢罪。周老四代王五再三赔不是,承诺日后定当时时供奉,不敢有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