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关外长白山脚下的靠山屯里,有个叫张老疙瘩的挖参人。这张老疙瘩四十出头,个子不高,精瘦干练,一双眼睛总像是没睡醒般半眯着,可山林子里的一草一木都逃不过他这双眼。他年轻时给屯子里的大户赵家当马弁,跑过几年关内,算是见过些世面。
这年刚入秋,张老疙瘩便收拾行囊准备进山。临行前夜,赵家当家赵老爷差人喊他过去。
赵家宅子在屯子东头,青砖灰瓦的高墙大院,门口两尊石狮子呲牙瞪眼。张老疙瘩绕过影壁,见赵老爷正坐在太师椅上抽水烟,面色凝重。
“老疙瘩,这趟进山,帮我寻样东西。”赵老爷挥退下人,压低声音,“找个玉簪子,翠绿翠绿的,簪头雕着狐首,听说是前清王府里流出来的宝贝。”
张老疙瘩心里咯噔一下。长白山一带自古有狐仙传说,这雕狐首的玉簪,怕是与胡家仙有关联。他犹豫道:“老爷,这玩意儿听着邪性,怕是…”
赵老爷不耐烦地摆手:“少废话,找到簪子,赏你十块大洋。找不到,明年就别想租我赵家的地刨食儿!”
张老疙瘩只得应下。他心里明镜似的,赵老爷这般急切,定是遇上了麻烦事。屯子里早有风言风语,说赵老爷月前从省城回来后就魔怔了,夜夜梦见个穿古装的美貌女子向他哭诉,说他祖上欠她一段因果,需得以玉簪偿还。
第二天一早,张老疙瘩还是按原计划进了山。同行的还有他十六岁的侄子铁蛋。铁蛋第一次跟叔进山,看啥都新鲜,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叔,赵老爷真要那狐仙簪子做啥?难不成他要娶狐仙当小老婆?”
张老疙瘩瞪他一眼:“山里头别瞎说!冲撞了胡家仙,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铁蛋缩缩脖子,不敢再多言。
两人在山里转悠了七八天,别说玉簪,连个像样的老山参都没碰见。这天傍晚,天色突变,乌云压顶,眼看一场暴雨将至。张老疙瘩熟悉地形,带着铁蛋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
这洞口被藤蔓遮掩,里头却别有洞天,越走越宽敞。铁蛋举着松明子四下照看,突然惊叫:“叔,你看那石台上是不是坐着个人?”
张老疙瘩定睛一看,哪是个人,分明是只毛色银白的老狐狸,端坐在石台上,双眼微闭,似在打坐。更奇的是,老狐身前竟整齐摆放着几支簪子,在松明火光下泛着温润光泽。
“坏了,撞见胡家仙修炼了!”张老疙瘩心里叫苦,连忙拉着铁蛋跪下磕头,“仙家莫怪,俺们爷俩是躲雨的,无意冲撞仙家清修。”
老狐缓缓睁眼,目光如电,竟口吐人言:“张老疙瘩,你可是为赵守业寻那狐首玉簪而来?”
赵守业正是赵老爷的名讳。张老疙瘩吓得魂飞魄散,这狐仙竟连他名字和来意都一清二楚。
“仙家明鉴,俺也是被逼无奈…”
老狐打断他:“你且起来。那玉簪本是我旧物,百年前被赵守业祖父骗去。今日既然你来了,便是缘法。我可以将簪子给你,但你需答应我一事。”
张老疙瘩战战兢兢地问:“仙家请吩咐。”
老狐道:“簪子交给赵守业时,需告诉他‘因果已了,莫再相扰’。若他心存贪念,还想借簪子谋求他物,必有祸事临头。你可记住了?”
张老疙瘩连连点头。老狐用嘴叼起一支翠绿玉簪递给他。那簪子通体碧绿,簪头果然雕着精致的狐首,狐眼处两点猩红,似活物般灵动。
张老疙瘩双手接过玉簪,又磕了三个头,才带着铁蛋退出山洞。他们刚出洞,暴雨倾盆而下,回头看时,洞口竟消失不见,只剩陡峭石壁。
回屯路上,铁蛋好奇地问:“叔,那老狐仙为啥不自己找赵老爷算账?”
张老疙瘩道:“仙家行事自有道理。我年轻时跑关内,听说书先生讲过类似的故事,这叫‘托物还因果’,仙家不愿直接与凡人纠缠,才借咱们的手了结这段恩怨。”
回到屯子,张老疙瘩直奔赵家大院。赵老爷见到玉簪,眼睛都直了,一把抢过去反复摩挲,嘴里念念有词:“得了,终于得了…”
张老疙瘩想起狐仙嘱咐,郑重道:“老爷,仙家说了,‘因果已了,莫再相扰’。若再生贪念,必有祸事。”
赵老爷满口应承,赏了张老疙瘩十块大洋。
当夜,赵老爷捧着玉簪入睡,果然又梦见了那古装女子。这次女子不再哭诉,而是笑吟吟地向他道谢,说百年因果今日终于了结。赵老爷梦中大胆问道:“仙姑既已了结因果,可否保我赵家富贵永昌?”
女子脸色骤变,冷声道:“贪得无厌!”拂袖而去。
赵老爷惊醒,手中玉簪竟变得滚烫。他慌忙将玉簪扔在桌上,一夜无眠。
第二天,赵老爷心有不甘,找来屯里的神婆问计。这神婆姓马,人称马仙姑,据说能请动胡黄二仙。马仙姑掐指一算,摇头道:“赵老爷,不是我不帮你,胡家仙最重信诺。既然说了因果已了,你再强求,只怕适得其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