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爷不信邪,又偷偷从省城请来一位自称能拘仙驭鬼的法师。这法师摆下法坛,焚符念咒,说要强请狐仙现身。
法事做到一半,突然狂风大作,法坛上的烛火全变成幽幽绿色。法师惨叫一声,口吐白沫倒地不起。赵老爷吓得魂不附体,连夜将玉簪送回张老疙瘩家,求他帮忙归还狐仙。
张老疙瘩无奈,只得再进山寻找那神秘山洞。说来也怪,这次他刚进山就迷了路,在熟悉的山林里转悠三天,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
夜里,张老疙瘩宿在树下,梦见那银毛老狐。老狐道:“赵守业自作自受,已受惩戒。玉簪既已出世,便不该再隐。你且收着,日后自有缘法。”
张老疙瘩醒来,发现怀中玉簪隐隐发烫。他知道这是仙家旨意,不敢违抗,便将玉簪小心收藏起来。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张老疙瘩的运气好得出奇。进山必能找到老山参,而且都是品相极佳的“六品叶”。更奇的是,有次他在山里遇狼群,危急时刻怀中玉簪突然发出绿光,狼群竟四散逃窜。
屯子里渐渐传出风声,说张老疙瘩得了狐仙庇佑。有人羡慕,也有人嫉妒。屯西头的猎户王老五就放出话来说:“什么狐仙庇佑,分明是张老疙瘩撞了邪,迟早给屯子招灾!”
这年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山,屯里不少人家的存粮见了底。王老五上山打猎时又不慎摔断了腿,家中更是雪上加霜。除夕夜,王老五家的柴房莫名其妙多出一袋米和两只冻山鸡,解了燃眉之急。
王老五媳妇在米袋里发现一张字条,上面画着只简笔狐狸。王老五这才知道是张老疙瘩暗中相助,惭愧不已,从此对张老疙瘩敬重有加。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一股胡子(土匪)流窜到靠山屯附近,扬言要洗劫屯子。屯里人心惶惶,赵老爷更是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危急时刻,张老疙瘩梦见老狐对他说:“明日午时,将玉簪置于屯口老槐树下,自有退敌之法。”
第二天,张老疙瘩依言将玉簪放在老槐树下的石台上。午时刚过,山路上尘土飞扬,胡子马队果然来了。可奇怪的是,他们走到屯口竟像瞎子般原地打转,领头的胡子头揉着眼睛大叫:“邪门了!这屯子怎么找不着路进去?”
僵持半个时辰后,胡子们悻悻离去。屯民们躲在屋里看得目瞪口呆,待胡子走远,纷纷涌到屯口,却见张老疙瘩正从老槐树下取回玉簪。
经此一事,张老疙瘩在屯子里威望大增,连赵老爷见了他都客客气气。但他从不以仙家代言人自居,仍本分做人,还常暗中用玉簪的神奇力量帮助乡邻。
这年中秋,张老疙瘩再梦老狐。老狐说:“你我缘分将尽。玉簪灵气已散大半,可传于有缘人。你侄铁蛋心地纯良,可继承此物。”
张老疙瘩问:“仙家今后何在?”
老狐笑道:“缘起缘灭,自有定数。你只需记得,仙家不远,在人心善恶间。”说罢化作青烟散去。
第二天,张老疙瘩将玉簪传给铁蛋,并郑重嘱咐使用玉簪的三条规矩:不助恶、不炫技、不强求。
铁蛋继承玉簪后,并未留在靠山屯,而是外出闯荡。有人说在抗联队伍里见过他,说他好像能预知危险,多次帮队伍躲过日军围剿。也有人说他后来去了南方,再无音讯。
只有靠山屯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还会讲起狐仙簪的故事,最后总要感叹一句:“这仙家宝物啊,还得有德之人才能镇得住。心术不正的,得了也是祸不是福!”
而那只狐首玉簪,至今仍在某处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续写新的传奇。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