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叫郭老三。这郭老三本是个读书人,祖上也曾中过举人,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只能在村里当个教书先生,勉强糊口。
这年冬天,大雪封山,郭老三得了咳疾,日夜咳嗽不止。村里郎中来瞧了几次,药吃了不少,却总不见好。眼看人一天天消瘦下去,乡亲们都说,郭先生这病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一日黄昏,郭老三正躺在床上咳得厉害,忽听门外有人叩门。他勉强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个白发老翁,身穿青布长衫,手持一根枣木拐杖,面容清癯,眼神炯炯。
“老夫路过此地,听闻先生身体不适,特来探望。”老翁拱手道。
郭老三虽不认识此人,但见其气度不凡,忙请进屋中。老翁也不客气,坐下后便为郭老三把脉,片刻后笑道:“先生这病不妨事,我这里有丸药一枚,服下便可痊愈。”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一粒赤色药丸。郭老三接过服下,不多时便觉胸中舒畅,咳嗽立止,整个人神清气爽,仿佛从未生过病一般。
郭老三又惊又喜,连忙拜谢:“老先生救命之恩,郭某没齿难忘!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老翁笑道:“老夫姓胡,名青山,家住后山之中。久闻郭先生品行端正,学识渊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二人相谈甚欢,胡老翁言谈举止颇有古风,对经史子集无一不精,郭老三暗暗称奇。不知不觉已是深夜,胡老翁起身告辞,郭老三再三挽留不住,只得送至门外。
临别时,胡老翁道:“老夫与先生有缘,三日后当再来看望。”说罢,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三日后,胡老翁果然如期而至,这次还带了一坛美酒。二人对酌畅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甚是投机。自此,胡老翁每隔三五日便来拜访,每次来都带些山珍野味,或是自酿的美酒。
时间一长,郭老三察觉出些不寻常来。这胡老翁有时言谈中会不经意提及数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旧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而且无论天气多差,他总能安然到来,衣不沾雪,鞋不沾泥。
一日,郭老三实在按捺不住好奇,问道:“胡老先生,您绝非寻常人物,莫非是山中修仙得道之人?”
胡老翁闻言大笑:“既然先生问起,老夫也不相瞒。我非人类,乃是长白山中修炼千年的狐仙。因见先生品行高洁,又不似世俗之人嫌恶异类,故而相交。”
郭老三虽心中已有猜测,但听胡老翁亲口承认,还是吃了一惊。不过他本是豁达之人,很快便释然道:“人也好,仙也罢,君子之交贵在知心。郭某能与仙长相交,实乃三生有幸。”
胡老翁闻言大喜,从此更加频繁往来,二人真成了忘年之交。
转眼冬去春来,靠山屯却发生了一件怪事。村中王大户家的独子得了怪病,浑身浮肿,整日胡言乱语,请了多少郎中都束手无策。王大户放出话来,谁能治好他儿子的病,愿以百两白银相谢。
郭老三听闻后,想起胡老翁医术高明,便在下次见面时提及此事。胡老翁沉吟片刻道:“此事我已知晓,那王家公子并非得病,而是冲撞了山中的黄大仙,被附了身。”
郭老三惊问:“那可如何是好?”
胡老翁笑道:“无妨,明日你带我去王家,我自有办法。”
次日,郭老三带着胡老翁来到王大户家。王大户见胡老翁仙风道骨,不敢怠慢,忙请入内室。胡老翁看了看床上昏睡的公子,从袖中取出一道符箓,贴在床头,又取出一枚丹药给公子服下。
不多时,公子突然睁开眼睛,大呼一声:“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随后呕出一口黑水,浮肿竟肉眼可见地消了下去。
王大户喜出望外,连忙取来白银酬谢。胡老翁只取了十两,道:“这些足够,其余留给公子补养身体吧。”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周围村落都知道靠山屯来了个神医。从此,不断有人前来求医问药,胡老翁有求必应,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但收取的报酬却极为有限,够日常用度即可。
郭老三不解地问:“仙长既然神通广大,为何不借此积累财富?”
胡老翁叹道:“我们修仙之辈,最重因果。治病救人是积德之事,若借此敛财,反而会损了修为。”
郭老三闻言,对胡老翁更加敬佩。
然而好景不长,村里有个叫赵四的懒汉,平日里游手好闲,见胡老翁医术高明却不多取报酬,心中起了邪念。这赵四早年曾在城里当过道士的学徒,懂得些皮毛法术,便想暗中调查胡老翁的底细,好加以控制,让他为自己牟利。
一日深夜,赵四偷偷跟在从郭老三家出来的胡老翁身后,想探明他的住处。只见胡老翁并未沿着大路走,而是径直往后山方向去了。赵四悄悄跟随,进了山林后,胡老翁的身影忽然一晃,竟化作一只白狐,迅捷地消失在密林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