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村有个木匠,姓汪名德全,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做得一手好木工。他有个独子叫汪玉树,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慧,汪德全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宁肯自己吃不饱也要供他读书。
这年乡试,汪玉树果然中了秀才,汪家一时风光无限。可好景不长,半年后汪玉树忽然病倒,群医无策,眼看就要不行了。汪德全愁得头发都白了,整日守在儿子床前,恨不得替儿子去死。
这日晚间,汪德全正迷迷糊糊打着盹,忽见一青衣人推门而入,对他拱手道:“汪师傅,我家主子有请。”
汪德全惊问:“你家主子是何人?”
青衣人笑道:“主子说您去了便知,事关令郎性命。”
一听与儿子有关,汪德全立刻起身随他出门。奇怪的是,外面月色朦胧,路却看得分明,那青衣人脚步极快,汪德全竟也跟得上,不多时便来到一处气派的宅院前。
进门后,只见堂上坐着一锦衣老者,面如满月,须发皆白,见了汪德全便道:“汪师傅,老夫胡三爷,知你家中遭难,特请你来商议。”
汪德全连忙行礼:“胡三爷若能救我儿,要我做什么都行!”
胡三爷捋须道:“实不相瞒,你儿子命数已尽,本该三日后离世。但我查过你家祖上积德,你本人也常修桥补路,广结善缘,尚有转圜余地。只是需有人自愿借寿给他。”
汪德全毫不犹豫:“用我的寿数便是!”
胡三爷点头:“既如此,我可为你打点阴司。不过借寿需金银打点各路阴差,你可备得?”
汪德全为儿子治病已花去大半积蓄,为难道:“需要多少?”
胡三爷掐指一算:“至少百两银子,三日后此时,你带银两来此,我为你打点。记住,此事不可外传,否则必遭天谴。”
汪德全回家后,翻箱倒柜只凑得三十两银子,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城里有户姓张的富商曾请他做过家具,尚欠他八十两工钱一直未结,于是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进城讨债。
谁知这张富商欺他老实,只给了二十两,说余下的日后再给。汪德全苦苦哀求,张富商才不情愿地又加了十两。汪德全无奈,只得拿着这六十两银子回家,路上忽然想起远房表兄曾借他二十两银子,或许能要回一些。
等他赶到表兄家,已是傍晚。表兄家境贫寒,见汪德全来讨债,面露难色:“德全啊,不是我不还,实在是...”
汪德全见桌上有半壶酒,两个糙面馒头,知表兄也不易,长叹一声:“罢了,这钱我不要了。”说完转身便走。
表兄追出来,塞给他两个铜板:“这点钱给孩子买块糖吧。”
汪德全推辞不过,只得收了。回到家一算,总共才六十两零两文钱,离百两之数还差得远。眼看三日之期将至,他一咬牙,将祖传的一套木匠工具当了,又卖了妻子留下的唯一一支银簪,这才凑足百两。
第三日深夜,汪德全带着银两来到胡三爷宅院。胡三爷清点银两后,点点头:“你且回去,明日你儿子自会好转。记住,此事不可对任何人提起,否则法术失效,你儿子立时有性命之忧。”
汪德全千恩万谢地回家,果然第二天一早,汪玉树竟能自己坐起来要粥喝了。不出半月,已能下床行走,一月后完全康复,且比以前更加精神。
汪德全欣喜若狂,对胡三爷感恩戴德。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汪玉树再次病倒,且比上次更加严重。
当夜,胡三爷又派青衣人请汪德全过去。这次胡三爷面色凝重:“阴司查账,发现你儿子阳寿有异。若要保全,需再打点,这次要二百两。”
汪德全眼前一黑:“胡三爷,我实在拿不出这么多了啊!”
胡三爷沉吟片刻:“也罢,看你诚心,我先替你垫上,日后你再慢慢还我。”
汪德全感激涕零,回家后儿子果然又好转起来。
谁知过了三个月,胡三爷深夜来访,愁容满面:“坏了,阴司有新任判官到职,严查贪腐,先前打点的阴差都被查办了。如今若要保全你儿子,需得打点新任判官,这次要五百两!”
汪德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就是把我和儿子都卖了,也凑不出五百两啊!”
胡三爷扶起他:“莫急,我倒有个主意。城南有座废弃的山神庙,后殿地下埋着一坛银子,是前朝乱世时富户所藏。你可取来应急,此事我不会说出去。”
汪德全犹豫:“这...这不是偷吗?”
胡三爷笑道:“无主之物,何偷之有?再者,你这是为了救儿子性命,上天也会谅解的。”
汪德全思子心切,最终点头答应。按照胡三爷指示,果然在山神庙后殿挖出一坛白银,不多不少正好五百两。他按约定将银子交给胡三爷,儿子再次转危为安。
如此平安过了半年。这日汪德全在邻村做活,晚归时抄近路穿过一片乱坟岗。月黑风高,他心中发毛,忽听有人唤他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