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说,光绪年间,济南府历城县有个叫王老四的衙役,四十来岁,在县衙当了二十多年的差。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平日里对犯人凶神恶煞,动辄打骂,但私下里却是个孝子,对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言听计从,照顾得无微不至。
这年腊月二十三,正值祭灶日,衙门里早早散了值。王老四提着二斤猪肉、一包灶糖往家走,盘算着和老母亲过个小年。行至芙蓉街口,忽见两个陌生汉子立在当街,皆穿青布长衫,面色青白,不似常人。
“王四爷留步。”其中一人拱手道,声音冰冷刺耳。
王老四一愣:“二位是?”
“我等是胡三太爷门下当差的,特来请四爷帮个小忙。”另一人笑道,露出满口白牙。
王老四心里咯噔一下。胡三太爷是济南一带出了名的狐仙,府衙里的老人都知道,这狐仙在本地修行数百年,专管阴阳两界不平事,连县太爷上任都要先去他庙里烧香。
“不知太爷有何吩咐?”王四恭敬问道。
“今夜子时,有三人当死。其中一人阳寿未尽,却被阴差错勾,需得有个阳世公差作证,方能还阳。太爷想请四爷走一趟阴司,做个见证。”
王老四听得头皮发麻,刚要推辞,却见二人目光如炬,直透心底,不由得腿软,只得应下。
二人引王四至一处僻静宅院,进得屋内,只见炕上躺着三人:一个是城里出了名的恶霸赵五,一个是南门外穷秀才孙礼,还有个竟是王四的老邻居李婆婆。
“这三人今夜当死。”青面汉子道,“但那孙秀才命不该绝,是被错勾的。待会阴差来时,四爷只需指认孙秀才阳寿未尽即可。”
王四战战兢兢地问:“二位仙家为何不亲自作证?”
“阴司有规矩,仙家不得干涉生死簿上的事,唯有阳世公差的话,判官才信几分。”
正说着,忽听门外铁链声响,阴风大作。只见三个黑影飘然而入,皆穿皂衣,面如黑炭,正是阴差。他们看也不看王四等人,径直走到炕前,取出铁链便套在三人颈上。
赵五和李婆婆的魂魄当即被勾出,唯有孙秀才的魂魄挣扎不休,连喊冤枉。
一阴差怒道:“生死簿上写得明明白白,有何冤枉!”
这时,青面汉子推了王四一把。王四硬着头皮上前,拱手道:“差爷明鉴,这孙秀才是本县有名的善人,前日还见他在街上施粥济贫,不像短寿之人。”
阴差冷笑道:“阳间衙役也敢管阴司事?”
王四想起狐仙交代,壮胆道:“非是小人多管闲事,只是阴阳同理,若真有错勾,恐损阴德。”
阴差闻言,面色稍缓,商议片刻后道:“既然如此,你可随我等往阴司走一遭,当面与判官说清。”
说罢,也不待王四答应,一链子套在他手上。王四只觉魂体分离,轻飘飘随阴差而出。
一行魂魄穿街过巷,不一会来到一处城门,上书“酆都”二字。城内阴森恐怖,哀嚎不绝。来至大殿,只见判官高坐堂上,查阅生死簿。
阴差上前禀报,判官抬眼看了看王四,问道:“你称孙礼阳寿未尽,可有凭证?”
王四跪地回道:“孙秀才平日乐善好施,去年黄河决堤,他变卖家产赈灾,救活难民无数。如此善人,怎会英年早逝?”
判官查阅簿册,果然发现孙礼名下确有七旬阳寿,此次是阴差勾错了人,本该勾的是邻村一个同名地痞。
“既如此,孙礼还阳。王四你既来阴司,可看看自家寿数。”判官道。
王四好奇,偷眼瞧去,只见自己名下写着:“王四,寿五十八,善终。”
判官却摇头道:“你虽孝顺,但在衙门当差,滥用刑罚,屈打成招,折损阴德。若不知悔改,寿数难保。”
王四汗流浃背,连连叩首。
还阳途中,阴差对王四道:“今日之事,不可对外人言。那狐仙之所以帮你,实是因你老母亲日日在家祠为狐仙上香,积下善缘。”
王四恍然大悟,原来老母亲信狐仙多年,自己曾多次嘲笑她迷信,不想今日竟靠此保命。
回到阳间,王四魂体合一,恍如一梦。再看炕上三人,赵五和李婆婆已气绝身亡,孙秀才却悠悠转醒。
自那日后,王四判若两人。在衙门里不再滥用酷刑,遇有冤案必细查真相,竟破获了几桩陈年旧案,人称“王青天”。他还学着老母亲,每日给狐仙上香。
三年后的一个黄昏,王四下班回家,忽见孙秀才在门口等候,面色惶恐。
“四爷,大事不好!”孙秀才道,“昨日我梦见那阴差,说赵五的鬼魂在阴司告状,称你我勾结狐仙,扰乱阴阳,判官已下令复查此案。”
王四心里一惊,表面却镇定道:“我行得正坐得直,怕他何来?”
当夜,王四梦中再见那两位青面汉子。他们神色匆匆道:“四爷,事情有变。那赵五生前与五通神有染,如今五通神借题发挥,要向胡三太爷发难。阴司已派巡阳使来查,不日即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