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东北老林子里头,自古就流传着保家仙的说法。胡黄白柳灰,五大家仙中,又以胡家——也就是狐狸仙,最为灵验也最记恩怨。今天讲的这段故事,就发生在长白山脚下一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里。
话说靠山屯有户周姓人家,当家的周大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媳妇儿李秀娥心眼好但身子弱,过门多年才怀上。临盆那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李秀娥难产,接生婆急得直跺脚。
正当周大山在院里急得转磨磨时,突然看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带着伤,一瘸一拐躲进他家柴房。紧接着,屯里有名的萨满婆婆,人称“老仙姑”的王神婆,顶着风雨拍响了周家的门。
“大山子,快让我进去!我追一只受伤的白狐,它躲你家了!”王神婆六十来岁,脸上皱纹如刀刻,眼神锐利。
周大山为人厚道,见老仙姑浑身湿透,赶紧让进屋,但嘴上说:“仙姑,柴房是有只白狐,可它受了伤,这天昏地暗的,要不……明天再说?”
王神婆一瞪眼:“你懂什么!那白狐有道行,我好不容易才打伤它,取了它的内丹,我就能功力大涨!快让开!”
这时,里屋传来婴儿洪亮的啼哭声,孩子生下来了,是个闺女。几乎同时,柴房方向传来一声悲戚的狐鸣,令人心酸。
周大山心一软,对王神婆作揖:“仙姑,您看我家闺女刚落地,也是条性命。那白狐虽为畜生,也是一命。它既躲到我家,就是缘分。您高抬贵手,就当为我闺女积点德。”
说来也怪,王神婆盯着周大山看了看,又瞥了眼柴房,竟没再坚持,只冷笑一声:“大山子,万物有因果。今日我放过它,来日它若报恩也罢,报怨也罢,都与你家有关了。”说完,她扭身走入风雨中。
周大山松了口气,赶紧去柴房查看,那白狐却已不见踪影,只在干草堆上留下一小片血迹。
周大山没把这事太放心上。闺女取名周晓月,聪明伶俐,长得水灵,就是左眼角下有颗小米粒大的红痣,平添几分俏皮。晓月从小就招人喜欢,而且有件奇事,她似乎能听懂牲畜言语。家里的大黄狗冲她叫几声,她就能告诉爹娘“狗说饿了”或者“后山有生人来了”,每每应验。
靠山屯背后是茫茫长白山,山里人多信保家仙。屯里几户供着胡仙牌位的人家,晓月路过时,总会不自觉地躬身作揖,那姿态竟有几分老派萨满的架势。
晓月六岁那年,李秀娥旧疾复发,撒手人寰。周大山又当爹又当娘,日子艰难。这时,那王神婆主动上门,说自己年老无伴,愿认晓月做干孙女,时常帮衬照顾。
周大山起初有些犹豫,想起当年白狐之事心里膈应,但王神婆在屯里地位高,且这些年似乎也真心帮过不少人家,加之他实在忙不过来,便答应了。王神婆对晓月倒是极好,好吃好穿地惦记着,还常教她一些辨识草药、唱诵古老歌谣的本事。晓月也跟她亲近。
然而,晓月十岁那年夏天,怪事开始发生了。
先是晓月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急病,高烧不退,胡言乱语,小脸烧得通红。周大山急得要命,王神婆来看过,说是冲撞了山神,需要她开坛做法驱邪。法事做了,药也吃了,晓月的高烧是退了,但身体却虚弱下来,原本红润的小脸变得苍白,眼神也有些呆滞,不像以前那般灵动了。
更怪的是,自那以后,屯里开始传出风言风语。有人说深夜看见晓月一个人在山脚下游荡,走近一看又不见了;有人说听见晓月对着空屋子说话,屋里还有回应;还有人说,晓月的影子有时不像人形,倒像只毛茸茸的狐狸。
最让周大山心惊的是,他发现晓月有时会用一种完全不像小孩的、冰冷怨恨的眼神盯着王神婆的背影,虽然那眼神一闪即逝,恢复成孩子的懵懂,但周大山心里却埋下了疙瘩。
一天,周大山带晓月去镇上赶集,找了个摆摊算命的先生看手相。那老先生一看晓月的手纹,脸色大变,把周大山拉到一边,低声说:“这位大哥,你这闺女手相奇特,命里带双重‘纹’(魂)啊!一股是自家魂魄,另一股……似有深缘,似有深怨,纠缠不清。最近她可有什么异常?”
周大山心里咯噔一下,忙把晓月生病前后的变化及那些传闻说了。老先生捻着胡须,沉吟半晌:“依老夫看,不像是寻常撞客(鬼上身)。倒像是……有灵物借体,了结因果。大哥仔细想想,家里可曾与狐、黄(黄鼠狼)之类有过恩怨?”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周大山猛地想起晓月出生那晚的白狐和王神婆!他谢过老先生,心事重重地带晓月回家。当晚,他梦见一只白狐,眼神哀戚又带着决绝,对他口吐人言:“恩公,借女身了因果,报此血仇,事成即走,绝不伤及无辜。”
周大山惊醒,冷汗涔涔。他隐约明白了,是那只当年他救下的白狐,附在了女儿身上,要找王神婆报仇!而晓月之前那场大病,恐怕就是王神婆察觉到了什么,想先行加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