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骄阳炙烤着黎明新城的土地,农田里的小麦已经成熟,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像一片翻滚的金色海洋。林墨站在田埂上,手里握着一把镰刀,正带领着众人进行夏收。他的额角布满了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弯腰、割麦、捆扎,一系列动作熟练而连贯,这是他在末日里学会的生存技能,如今却成了建设家园的工具。
“墨哥,歇会儿吧!喝口水!”张远扛着一捆小麦,快步跑到林墨身边,递过一个装满水的军用水壶。他的脸上沾着麦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却依旧笑得格外灿烂,“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太多了!林叔改装的收割机一天能割两亩地,照这个速度,三天就能把所有小麦收完!”
林墨接过水壶,猛喝了一口,清凉的水流过喉咙,驱散了不少燥热。他看向不远处的收割机——那是林建军用安全区的废弃零件和卡车发动机改装的,车身虽然简陋,却格外实用,前面的割台能快速切断麦秆,后面的传送带将小麦运到拖斗里,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让大家轮流休息,别中暑了。晚晴在田埂边搭了凉棚,煮了绿豆汤,累了就去喝点,补充体力。”
张远点点头,转身朝着人群大喊:“大家轮流去凉棚休息!喝绿豆汤啦!”
田埂边的凉棚下,苏晚晴正和陈阳一起给众人盛绿豆汤。凉棚是用竹竿和帆布搭成的,里面放着几张木桌和长凳,地上还洒了水,显得格外凉爽。陈阳手里拿着一个大勺子,小心翼翼地给每个碗里盛上绿豆汤,还不忘提醒:“慢点喝,刚煮好的,小心烫!”
不远处,老吴正带着孩子们在麦田里捡麦穗。孩子们穿着轻便的布衣,手里拿着小篮子,弯腰捡起散落在地上的麦穗,虽然动作缓慢,却格外认真。朵朵和丫丫跑在最前面,两人比赛谁捡的麦穗多,时不时还会因为捡到一根特别饱满的麦穗而欢呼雀跃,清脆的笑声在麦田上空回荡。
“老吴,让孩子们别太累了,捡一会儿就去凉棚休息。”苏晚晴看到孩子们的额头都渗出了汗水,连忙对着老吴喊道。
老吴笑着点头,摸了摸身边一个小男孩的头:“好了,孩子们,我们去凉棚喝绿豆汤,休息一会儿再回来捡好不好?”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蹦蹦跳跳地朝着凉棚跑去,手里的小篮子里已经装满了金黄的麦穗。
林建军正蹲在收割机旁,检查着机器的运转情况。他的手里拿着一把扳手,时不时拧紧某个松动的零件,额角的汗水滴在机器上,很快就被晒干。看到林墨走过来,他直起身,擦了擦汗:“机器没问题,就是割台的刀片有点钝了,晚上得磨一磨,不然明天收割效率会下降。”
“辛苦你了,林叔。”林墨拍了拍林建军的肩膀,“等收完小麦,我们就开始种玉米和土豆,到时候还得靠你的收割机。”
林建军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把播种的零件准备好了,到时候直接装在收割机上,就能一边翻地一边播种,比人工快多了!”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麦田里的收割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众人扛着收割好的小麦,朝着仓库走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仓库里,周明和李建国正指挥着队员将小麦摊开晾晒,防止受潮发霉。看到众人回来,周明立刻迎上去,接过林墨手里的小麦:“今天收了足足五亩地的小麦,晒干后能有两千多斤,加上之前的储备,今年冬天的粮食绝对够吃了!”
林墨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从最初的图书馆据点,到如今的黎明新城,从只能靠缴获的压缩饼干生存,到现在能自己种植粮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晚饭时分,新城的院子里摆满了桌子,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炖野猪肉、炒野菜,还有刚煮好的新麦粥,粥里还加了从绿洲带来的沙棘果,酸甜可口,格外开胃。陆峰也从绿洲据点赶来,参加夏收后的庆祝晚宴,他手里拿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沙漠里的特产——晒干的仙人掌果,分给众人品尝。
“明年我们绿洲据点也打算种小麦,到时候还得请你们派技术人员去指导指导。”陆峰一边吃着新麦粥,一边对林墨说,“我们那里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土壤不如你们这里肥沃,不知道能不能种好小麦。”
林墨笑着说:“没问题!等我们种完玉米和土豆,就派林叔和几个有经验的队员去绿洲,帮你们改良土壤,指导耕种。说不定过几年,我们两个据点就能实现粮食互通,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短缺了。”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对未来的憧憬。晚宴的气氛格外热烈,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分享着夏收的喜悦,讨论着未来的规划,直到深夜才渐渐散去。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众人就早早地起床,准备继续收割小麦。然而,当林墨和张远走到农田时,却发现了异常——田埂边的几棵大树上,缠绕着许多绿色的藤蔓,这些藤蔓比普通的藤蔓更粗,表面还带着细小的尖刺,看起来格外诡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