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和陈阳则冒着暴雨,挨家挨户检查住房的漏雨情况,给低洼处的住户送去防水布,提醒大家储存足够的饮用水,避免饮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暴雨过后,一定要喝烧开的水,或者用盐消毒过的水,防止拉肚子。”苏晚晴一边给住户递防水布,一边耐心叮嘱。
陈阳则背着医疗包,在院子里来回巡逻,遇到有老人或孩子淋雨感冒,立刻给他们测量体温,分发退烧药。“陈医生,你真是个好孩子!”一位老奶奶接过药片,感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些老人在暴雨天可怎么办啊。”
陈阳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苏姐教过我,医生的责任就是保护大家的健康。”
暴雨持续了三天三夜,当雨终于停了的时候,新城虽然有些狼狈——屋顶的茅草被冲掉了一些,院子里积了不少淤泥,但水稻田完好无损,没有人员受伤,也没有出现疫情。联盟的成员们立刻开始清理淤泥,修复受损的住房,整个新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老周站在水稻田边,看着绿油油的稻茬(收割后留下的稻秆),欣慰地说:“幸好我们提前挖了防洪沟,不然这稻田就全淹了。明年我们再把堤坝加高点,就算遇到更大的暴雨也不怕!”
老何则带着陶窑据点的人,用新出窑的陶盆收集雨水,过滤后用来和陶土:“这雨水过滤后很干净,和出来的陶土更细腻,烧出来的陶器更结实。”
林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联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独自求生,到如今联盟各据点互帮互助,共同应对危机,黎明新城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堡垒,而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大家庭。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联盟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在这片废土上,继续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希望。
第57章 汛后重建与地下资源的新发现
暴雨过后的阳光格外明媚,黎明新城的院子里,众人正忙着清理淤泥——男人们用铁锹铲起厚厚的淤泥,装进推车运到城外的空地上(未来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女人们则拿着扫帚,清扫房屋内外的积水和杂物;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捡拾散落在地上的树枝和瓦片,虽然浑身沾满了泥点,却依旧笑得格外开心。
“墨哥,机械师团队已经把受损的抽水机和收割机修好了!”老郑拿着一张维修清单,快步走到林墨身边,“我们还在抽水机上加装了‘过滤装置’,以后抽洪水的时候,能过滤掉水里的杂质和病毒,抽上来的水经过简单消毒就能用。”
林墨接过清单,看着上面详细的维修记录,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汛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设备,有你们在,我们能省不少事。对了,水稻田的堤坝还需要加固,你们能不能做几台‘打夯机’,提高堤坝的坚固度?”
老郑立刻点头:“没问题!用废弃的电机和重锤就能做,明天就能完工!有了打夯机,加固堤坝的速度至少能快三倍。”
当天下午,打夯机就制作完成。两台简易打夯机在水稻田的堤坝旁运转起来,重锤反复砸向堤坝,将松软的泥土压实。老周带着水乡据点的人,在压实的堤坝上铺上一层防水布,再盖上一层泥土,防止雨水渗透。“这样加固后,就算明年再遇到汛期,堤坝也不会塌了!”老周拍了拍加固后的堤坝,满意地说。
陶窑据点的人则利用清理出来的淤泥,制作新的陶坯。“这淤泥细腻无杂质,是最好的陶土原料!”老何拿着一块湿润的淤泥,向围观的孩子们展示,“把淤泥揉匀,捏成想要的形状,放进窑里烧,就能变成结实的陶器。”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学着老何的样子揉泥、捏坯,虽然捏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医疗组的工作也没有停歇。苏晚晴和陈阳带领队员,对新城的水源和食物进行全面消毒——用盐滩据点送来的海盐,对蓄水池的水进行消毒;将仓库里的粮食和陶器重新检查一遍,确保没有受潮或被污染;还在院子里喷洒消毒水,防止蚊虫滋生,引发传染病。
“经过检查,所有水源和食物都没有问题,大家可以放心使用。”苏晚晴在广播里向众人宣布,“如果有人出现发烧、拉肚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疗室就诊,不要拖延。”
就在汛后重建有条不紊进行时,勘探队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新城西侧的废弃煤矿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还有一处天然的地下水源,水质清澈,适合饮用。“煤矿的储量至少有五千吨,够我们的钢铁厂和发电机使用两年!地下水源的水量很大,还能用来灌溉西侧的农田,扩大种植面积!”勘探队队长兴奋地向林墨汇报。
林墨立刻带领老郑、老周和石勇,前往废弃煤矿查看。煤矿位于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入口被厚厚的石块堵住,勘探队已经清理出一条通道。走进煤矿内部,空气虽然有些潮湿,却没有刺鼻的气味——地下水源的水流声清晰可闻,沿着通道走了大约100米,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中央有一个天然的水潭,水潭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