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江城的清晨多了层薄薄的白霜,黎明新城西侧的农田里,玉米和谷子已经成熟,金黄的穗子在风中摇曳,像一片翻滚的金色海洋。林墨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老郑绘制的联合收割机设计图,图纸上详细标注着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功能——这是老郑根据旧时代仓库里的农业机械图纸,结合联盟现有的零件改装的,今天是第一次试运转的日子。
“墨哥,收割机已经调试好了!”老郑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他正坐在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座上,手里握着方向盘,收割机的机身用厚钢板焊接而成,前端是锋利的切割装置,中间是脱粒滚筒,后端是装粮的漏斗,看起来虽然简陋,却充满了机械的力量感。
林墨快步走过去,绕着收割机检查了一圈——切割装置的刀片是用仓库里找到的合金钢板磨制的,锋利无比;脱粒滚筒上的钢齿排列整齐,能快速分离谷粒和秸秆;漏斗下方连接着传送带,能将脱粒后的谷粒直接输送到旁边的卡车里。“怎么样,能顺利运行吗?”林墨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老郑拍了拍驾驶座旁边的控制面板:“没问题!发动机用的是仓库里的旧时代柴油机,经过改装后,油耗低还耐用;切割、脱粒、输送都是联动的,一个人就能操作,比人工快至少十倍!我们先试割一亩玉米,看看效果。”
随着老郑启动发动机,联合收割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缓缓驶入玉米地。前端的切割装置快速运转,玉米秆被整齐地切断,输送到脱粒滚筒里,谷粒和秸秆分离后,谷粒通过传送带进入卡车,秸秆则被粉碎后撒在田地里,变成天然的肥料。
“太厉害了!”田埂上的队员们纷纷欢呼起来,之前人工收割一亩玉米需要十个人忙一天,现在联合收割机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大半,谷粒饱满,没有遗漏,脱粒也很干净,几乎没有杂质。
负责种植的老周激动地跑到卡车旁,抓起一把谷粒,放在手心揉搓:“这谷粒比人工脱粒的还干净!有了这台收割机,我们今年的秋收至少能提前半个月完成,还能节省不少人力,去帮其他据点收割!”
林墨看着顺利运行的联合收割机,心里满是欣慰——这不仅是一台机器的诞生,更是联盟生产力的一次飞跃。他立刻对着对讲机说道:“林溪,通知各据点,明天开始调配联合收割机,先帮枫木据点收割谷子,再依次支援其他据点;老牧,让畜牧据点准备些干草,给收割机的发动机做保养;苏晚晴,医疗组在各收割点设立临时医疗站,防止队员中暑或被机器划伤。”
第二天清晨,联合收割机就跟着支援队出发了,同行的还有老周带领的种植技术人员,他们不仅要帮枫木据点收割,还要教当地的人使用农业设备,传授种植经验。枫木据点位于黎明河上游的枫树林里,据点的房屋都是用枫木搭建的,周围种满了谷子和豆类,还有一片枫糖林,树上挂着收集枫糖的陶罐。
“林墨队长,你们可来了!”枫木据点的队长老枫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握着林墨的手,激动得眼眶泛红,“我们的谷子熟了十几天了,靠人工收割太慢,眼看就要下雨,正着急呢!”
林墨笑着说:“老枫叔,别着急,我们的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割十亩地,保证在下雨前帮你们收完。”
联合收割机一启动,就吸引了枫木据点所有人的目光——孩子们围着收割机跑前跑后,好奇地看着切割、脱粒的过程;大人们则在老周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辅助收割机作业,比如清理传送带、检查谷粒质量。老枫站在田埂上,看着金黄的谷粒源源不断地装进卡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没想到末日里还能用上这么先进的机器,以前只在旧时代的电视里见过,现在真是开了眼了!”
收割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三天就完成了枫木据点所有农田的收割。老周还带着种植技术人员,帮枫木据点规划了新的农田,教他们如何改良土壤、合理施肥,还留下了一批耐旱的玉米种子和蔬菜种子。“这些种子都是联盟自己培育的,产量高,抗病能力强,明年春天种下去,保证有好收成。”老周一边给种子打包,一边详细讲解种植方法。
机械师团队则帮枫木据点改装了防御工事——用钢铁厂的废钢材制作了栅栏,在据点周围安装了声波预警器,一旦有变异体靠近,就会发出警报;还帮他们修理了破旧的木屋,用枫木和钢板加固,提高了房屋的保暖性和安全性。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枫木据点设立了临时医疗点,给居民们做身体检查,分发预防感冒的草药,还培训了两名当地的居民做“临时医护员”,教他们如何处理轻微的伤口、如何测量体温、如何识别常见的疾病症状。“以后有小毛病,你们自己就能处理,要是遇到严重的情况,就用对讲机联系联盟医疗组,我们会尽快赶来。”苏晚晴递给临时医护员一本手写的医疗手册,上面记录着常见病症的处理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