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烈日炙烤着黎明新城的每一寸土地,空气里弥漫着作物成熟前的浓郁气息。水稻田已进入乳熟期,饱满的稻粒从青色彻底转为淡金,用手指轻轻一捏,能感受到里面浓稠的乳汁状物质——这是稻粒积累营养的关键阶段,再过十天就能完全成熟收割;石滩据点的大豆田豆荚已彻底饱满,豆秆被压得微微弯曲,风一吹就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在预告丰收;绿谷试验田的抗虫玉米更是惊艳,玉米穗外包着的苞叶已微微泛黄,剥开苞叶,金黄的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齐齐,颗粒饱满得能挤出油来。
老周每天天不亮就钻进田里,手里的“乳熟度检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糖分仪改装)成了最宝贝的工具,他会随机挑选稻穗和玉米穗,测量里面乳汁的糖分含量:“水稻的糖分含量达到18%,玉米达到22%,都超过了优质品种的标准!按这个进度,七月初就能开始收割,比去年提前整整五天!”他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页面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是联盟丰收的倒计时。
林墨陪着老周在水稻田检查时,远远看到芦苇据点的代表正跟着河港的老河熟悉农田布局——自从芒种时芦苇据点正式加入联盟,他们就主动提出要学习种植技术,想在自家的芦苇荡边缘开辟农田,种上抗虫水稻和大豆。“老芦(芦苇据点队长)说,他们想先试种五亩水稻,等掌握技术了再扩大面积,还愿意用芦苇编织品换我们的种子和农具。”老河笑着对林墨说,手指向远处正在学习使用灌溉设备的芦苇队员,“你看,他们学得可认真了,老周教一遍就会调滴灌的水量了。”
林墨点点头,刚要回应,种植组的小李突然从西边的水稻田狂奔而来,手里举着一个被捏碎的稻粒,浓稠的乳汁顺着指缝流下,里面还夹杂着几丝细小的白色虫丝,脸色惨白:“周叔!墨哥!不好了!稻粒里有虫子!刚捏开的乳熟稻粒,里面全是白色的小虫,在吃里面的乳汁,再这样下去,稻粒会变成空壳的!”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乳熟期是稻粒营养积累的最后阶段,一旦被破坏,之前的灌浆成果就会全部白费。两人立刻跟着小李赶往西边的水稻田,刚走近田埂,就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近二十亩的水稻田,稻穗上有不少稻粒已经出现萎缩,用手一捏,里面的乳汁明显变少,有的甚至已经凝固成块状,剥开萎缩的稻粒,果然看到几只白色的小虫在里面蠕动,体型只有针尖大小,身体呈线状,靠吸食稻粒内部的乳汁生存。
“是‘噬浆变异体’!”老周蹲在田埂上,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只小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种变异体专门寄生在乳熟期的作物籽粒里,靠吸食内部的乳汁为生,还会分泌一种凝固剂,让乳汁提前凝固,导致稻粒无法继续积累营养;而且它们体型极小,能通过稻粒的微小缝隙钻进内部,普通的防虫网和喷雾根本无法触及;更可怕的是,它们的繁殖周期只有三天,一只雌虫能产上百粒卵,要是不尽快围堵,不出一周,整个新城的水稻田都会被它们毁掉!”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也赶到了,她用特制的微型吸管从稻粒中吸出几只小虫和少量凝固的乳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小虫的结构:口器像一根细长的吸管,能轻易刺破稻粒内部的细胞壁,吸食乳汁;体表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能抵御外界的化学药剂;而凝固剂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能快速让乳汁中的淀粉凝固。“这种凝固剂一旦形成,即使杀死了虫子,稻粒也无法再积累营养,只能是空壳。”苏晚晴指着屏幕上凝固的乳汁,语气凝重地说,“而且小虫的卵藏在稻粒最深处,普通的物理方法也很难清除,必须找到能穿透稻粒又不伤害稻粒的办法。”
“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天内控制住!”林墨的语气斩钉截铁,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田埂旁的帆布棚里开会,各据点的代表通过对讲机远程参会,连刚加入联盟的芦苇据点都主动提出支援——老芦表示可以提供大量芦苇编织的“过滤网”,帮助阻挡成虫扩散。
“老郑,你有没有办法能穿透稻粒杀死内部的虫子和卵?”林墨首先看向老郑,后者正拿着放大镜反复观察稻粒,手指在工具包上快速敲击,大脑飞速运转。老郑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改装‘微波驱虫仪’!用旧时代的微波炉零件,制作小型的微波发射器,把微波频率调到2450兆赫兹——这个频率的微波能穿透稻粒,杀死内部的小虫和卵,却不会破坏稻粒的营养结构;而且我可以在发射器上加装‘籽粒定位装置’,通过摄像头识别稻粒的位置,精准发射微波,避免浪费能量;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驱虫仪后面加装‘吹风装置’,能将被微波杀死的成虫吹走,防止它们在稻穗上产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