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清晨,黎明新城的田野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踩在田埂上能听到“咯吱”的脆响。小麦田的幼苗已长到十五厘米高,叶片边缘微微泛紫——这是低温锻炼后的正常反应,能增强越冬抗性;绿谷试验田的抗冻豌豆藤蔓已完全木质化,卷须紧紧缠绕着枫木支架,顶部的花苞微微闭合,等待明年春天的绽放;石滩据点的油菜田则铺上了一层芦苇据点编织的“防寒毡”,墨绿色的莲座叶在毡下若隐若现,像被细心包裹的珍宝。
老周的脚步比以往更沉,靴底沾着带霜的泥土,手里的“根系探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超声波探测器改装,能穿透十厘米土壤观察根系状态)贴着地面缓慢移动。他停在一块小麦田中央,屏幕上显示出根系的三维图像:“根系深度达到25厘米,须根数量每株120条以上,比去年多20条!但霜降后昼夜温差大,土壤夜间冻结、白天融化,得防止根系被冻融损伤。”他从随身的工具袋里掏出一把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壤,白色的须根清晰可见,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韧性,“还好,目前根系活性没问题,就是得尽快做好土壤保温。”
林墨陪着老周巡查时,远远看到老郑带领机械师团队在小麦田边缘安装“土壤温度监测桩”——桩体是用废弃的钢管改造,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能实时传输数据到联盟的中央控制台。“老郑说,这些监测桩每隔五十米装一个,能覆盖所有秋播田,一旦土壤温度低于零下5度,控制台就会自动报警,我们能第一时间采取保温措施。”林墨指着远处的控制台帐篷,帐篷里亮着灯光,张远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温度曲线,时不时记录着数据。
不远处的河道上,河港的船队正运送着陶窑据点烧制的“保温陶管”——这些陶管会埋在小麦田的垄间,里面填充着石滩据点送来的“矿渣保温棉”,能减缓土壤温度变化。老河站在船头,对着田埂上的队员大喊:“这批陶管够覆盖十亩田,下午还有一批,保证所有小麦田都能装上!”队员们挥舞着帽子回应,田埂上回荡着欢快的呼喊声。
然而,这份安心在午后被打破。负责石滩油菜田管护的阿水生,连滚带爬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把带土的油菜根,根系上沾着冰晶,部分须根已经发黑腐烂,土壤里还残留着淡蓝色的黏液。“周叔!墨哥!不好了!油菜根冻烂了!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土壤一化冻,根系就变成这样了,土里还有会动的冰晶!”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揪紧——冻融交替本就容易损伤根系,若再有异常因素,后果不堪设想。两人跟着阿水生赶到石滩油菜田,刚挖开覆盖的防寒毡,就看到令人揪心的景象:近五亩油菜田的土壤表层有不规则的冰晶,融化后留下糊状的烂泥,挖开烂泥,油菜根系大多发黑,有的甚至与土壤脱离,用手一捏就碎;几只透明的“冰晶状”物体在烂泥里缓慢移动,接触到根系就会释放出淡蓝色黏液,黏液遇到土壤立刻冻结成细小的冰粒。
“是‘冻融变异体’!”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用镊子夹起一块“冰晶”,放在放大镜下,“这种变异体靠土壤冻融能量生存,能在冻结时潜伏在冰晶里,融化时苏醒,分泌的黏液会加速土壤冻结,还能破坏根系的细胞膜,导致根系腐烂;而且它们会随着冻融层移动,白天跟着融化的土壤向下钻,晚上随着冻结层向上移,普通的保温措施根本挡不住!”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赶到,她用试管收集了蓝色黏液和受损根系,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观察:“黏液里含有‘冰晶促进剂’,能让土壤冰点升高,即使白天温度回升,局部土壤也会保持冻结;根系细胞的细胞膜已经破裂,细胞质外流,要是不尽快处理,整个油菜田的根系都会腐烂,明年春天只能重新补种。”她抬起头,眉头紧锁,“更麻烦的是,这种变异体可能扩散到小麦田,小麦根系比油菜更浅,更容易受冻融影响!”
“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林墨掏出对讲机,快速通知老郑、赵磊及各据点代表,“所有核心成员,二十分钟后到石滩油菜田旁的帆布棚集合,各据点准备好保温材料和人力,务必在今晚之前控制住变异体扩散!”
帆布棚里,寒风从缝隙中钻进来,却挡不住众人的紧迫感。老郑拿着那块“冰晶”,手指在工具包上快速敲击:“冻融变异体的关键是依赖温度变化,我们只要稳定土壤温度,不让它出现剧烈冻融,就能抑制它们的活性!我可以改装‘土壤恒温仪’——用旧柴油机的余热管道,配合恒温控制器,埋在土壤下十厘米处,能将土壤温度稳定在0-2度,既不会冻结损伤根系,又能抑制变异体活动;另外,再做‘地表加热带’,用废弃的电线包裹保温材料,铺在土壤表面,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辅助加热,双重保障!”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抗冻根系保护剂’!用海藻糖、腐殖酸和植物抗冻蛋白按3:4:3的比例混合,海藻糖能保护根系细胞膜,腐殖酸能改善土壤结构,抗冻蛋白则能降低根系细胞的冰点;而且我们可以将保护剂与泥浆混合,制成‘根系保温泥’,涂抹在油菜根部,再覆盖保温毡,效果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