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研发‘护根抗涝剂’!用生根粉、腐殖酸钾、聚乙二醇按3:4:3的比例混合,生根粉能促进新根生长,腐殖酸钾能改良土壤结构,聚乙二醇能增强根系的抗涝能力;移栽前,秧苗根系蘸取药剂,移栽后,田里喷洒稀释的药剂,双重保护;而且这种药剂能在水里溶解,不会污染水源,对鱼虾无害!”
赵磊站起身,军靴上的泥水还没擦干,语气却格外坚定:“巡逻队分成五组!第一组协助老郑装排水杀虫机和水位调节器,确保今晚覆盖所有受感染水田;第二组配合苏医生调护根抗涝剂,给秧苗蘸药和田间喷洒;第三组负责清理板结层,用土壤疏松器配合抗板结剂,每块田至少疏松两次;第四组在水田之间挖‘隔离水沟’,沟里撒溶膜剂,防止虫体随水流扩散;第五组夜间值守,每小时检查一次水位和虫体数量,发现问题立刻处理!”
各据点代表的响应像雨滴一样密集,每个人都带着自家的“看家资源”:
- 河港的老河:“我们调五台‘高压抽水泵’过来,都是改装过的,抽水速度比普通泵快两倍,配合排水杀虫机用,保证积水能快速排走;另外送一批‘防水电缆’,防止雨天漏电,现在就装船!”
- 枫木的老枫:“派20个木工赶制土壤疏松器的支架和水位调节器的框架,用防腐枫木,泡在水里也不会烂,三小时内送到!”
- 石滩的老张:“矿工们装‘珍珠岩’和‘腐殖酸’,都是之前储存的优质料,珍珠岩能疏松土壤,腐殖酸能改良板结层,现在就装车,半小时到!”
- 芦苇的老芦:“组织30个队员编‘滤水网垫’,铺在隔离水沟底部,能过滤水里的虫体卵,配合溶膜剂用,效果更好;另外编‘秧苗护根袋’,套在秧苗根部,防止移栽时受损,现在就动手!”
- 陶窑的老何:“烧‘排水陶管’,直径10厘米,铺在隔离水沟里,引导水流,防止沟壁坍塌;同时烧‘药剂储存陶缸’,装护根抗涝剂,防止药剂受潮,两小时出第一批!”
会议结束的瞬间,所有人都冲进雨里,水田间很快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铁锹的碰撞声和队员们的呼喊声。老郑的团队在机械车间里改装排水杀虫机,小李负责安装高压水泵:“郑工,水泵压力调到3兆帕够吗?能冲破板结层吗?”老郑蹲在地上调试:“3兆帕刚好,既能冲破板结层,又不会冲伤秧苗;记得在水流里加溶膜剂,比例别错了!”
医疗组的临时帐篷里,苏晚晴和陈阳正调护根抗涝剂,大陶缸里的生根粉被温水溶解,加入腐殖酸钾后搅拌成糊状,最后倒入聚乙二醇。“陈阳,搅拌要均匀,聚乙二醇容易结块,得搅到完全溶解;稀释的时候按1:50,别太浓会烧根,别太稀没效果!”苏晚晴手里拿着量杯,仔细控制用量,雨丝从帐篷缝隙飘进来,落在她的袖口,她却浑然不觉。
赵磊的第一组队员已经在受感染的水田里试装排水杀虫机,机器的深耕铲插进土壤,“咔”的一声破除板结层,高压水流带着溶膜剂喷出,水里的虫体瞬间翻白,板结的土壤也开始松动。“有效!虫体死了!”队员们兴奋地大喊,雨水打在脸上,却挡不住眼里的光。
然而,半夜时分,意外发生了——东边水田的排水渠被泥沙堵塞,水位开始上升,虫体有扩散的迹象。林墨立刻带着老河和队员们赶过去,老河指挥船员用高压水泵冲开堵塞的泥沙:“加把劲!再冲两分钟就能通!”队员们冒着大雨,用铁锹清理渠底的淤泥,半小时后,排水渠终于畅通,水位慢慢下降。
雨水过后的第三天,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水田里,秧苗的叶片重新舒展,翠绿的颜色比移栽时更鲜亮。老周用根系探测仪检查,新的须根已经长到5厘米,板结层基本破除,水里的虫体浓度降到0.0001%以下。“太好了!秧苗缓过来了!按这个长势,分蘖期肯定能达到预期!”老周激动地把数据递给林墨,手还在微微发抖。
苏晚晴拿着水样检测报告,笑着说:“水里的溶膜剂已经分解,对环境没影响,护根剂在根系周围形成了保护膜,后续抗涝能力会更强!”
当天晚上,食堂里飘着鲜美的鱼汤(黎明河刚捕的鱼)和炒青菜的香味,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手里的陶碗冒着热气。老芦喝了一口鱼汤,感慨地说:“以前雨水季,我们种的庄稼总被淹,现在有了排水机和护根剂,再也不怕涝了!明年我们的3亩水田,肯定能有好收成!”
林墨举起碗,眼里映着灯光:“这次能破解淤根变异体,靠的是所有人的雨中坚守——老郑的机器、老周和苏医生的药剂、赵磊的防控,还有各据点的支援。雨水是春耕的养分,团结是我们的底气,接下来的分蘖期,我们一定能守住!”
夜色渐深,水田里的水位调节器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守护着刚缓过来的秧苗。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每一次在雨里的坚守,都让这片土地的希望更浓,每一次破解危机,都让人类重建家园的脚步更稳。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