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晨雾还没散尽,黎明新城的田野上已经响起了收割机的轰鸣。金黄的玉米秆被收割机拦腰切断,经过脱粒滚筒的翻滚,饱满的玉米粒顺着管道涌进随行的粮车里,留下的玉米秸秆则被粉碎后撒回田里,变成明年的天然肥料;水稻田边,联合收割机在水田里缓缓移动,稻穗被卷入机身,稻粒与稻秆分离,装袋后由船员们扛着运上卡车;大豆地里,小型摘荚机穿梭其间,豆荚被摘下后送进脱粒机,金黄的大豆粒落在筛网上,杂质被筛掉,干净的豆子直接装袋。这是全年最关键的“收官期”——秋收的效率和粮食储存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新城冬天的口粮是否充足,要是收割不及时,粮食会倒伏霉变,储存出问题,之前从春耕到灌浆期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联盟全员都扑在“秋收储粮”上:老周的农务组负责收割调度和粮食质量检测,老郑的机械组维护收割、脱粒、烘干设备,苏晚晴的医疗组调配粮食防虫药剂和霉变检测仪,河港的船员则负责粮食运输、仓库整理和粮囤搭建,每个人的身上都沾着玉米粒或稻壳,却盯着粮车和仓库的眼神格外炽热——这满车的粮食、满囤的颗粒,就是末日里活下去的底气。
老周每天背着“粮食质量检测仪”在收割现场和仓库间穿梭,仪器的探头先是插进粮车里的玉米堆,屏幕上跳出“水分含量18%,霉变率0.5%,杂质含量2%,符合储存标准”,接着又舀起一把大豆,显示“蛋白质含量42%,饱满度95%,无虫蛀,品质优良”。“北头玉米地收割没问题,粮车直接送烘干机;南头水稻田的稻粒水分有点高,得先晒两小时再烘干!”老周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带着秋收的急促与喜悦。他抓起一把刚脱粒的水稻,放在手心揉搓,稻壳脱落,露出雪白饱满的米粒,咬一口,带着淡淡的米香,“按这收割进度,3天就能收完所有地块,烘干后能存满20个粮囤,够新城所有人吃一年半!”
旁边的小王正用“秸秆粉碎度检测仪”测玉米秸秆,屏幕上显示“粉碎长度3厘米,符合还田标准”。“周叔,秸秆粉碎得够细,还田后能快速腐熟,明年土壤肥力更足!”小王一边记录一边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舍不得停下——霜降的晨雾虽凉,但收割机运转产生的热气和高强度的劳作,让每个人都浑身是汗。老周递给他一瓶水:“再去西边大豆地看看摘荚机,别让豆荚壳混进豆子里,杂质多了影响储存!”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烘干机旁调试“智能烘干-清选联动系统”。这是老郑在秋分后升级的,烘干机出口处加装了三层清选筛网,第一层筛掉大杂质(如玉米芯、稻秆),第二层筛掉小杂质(如碎壳、尘土),第三层则通过比重分离,剔除空瘪粒和虫蛀粒,最后还能自动给粮食喷一层防虫剂,烘干、清选、防虫一步到位。“你看,玉米水分从18%烘到13%只要2小时,清选后的杂质含量不到0.5%,比人工清选快10倍!”老郑拍着系统的控制面板,眼里满是骄傲,“去年人工清选粮食,又慢又不彻底,不少杂质混在里面,没到春天就发霉了,今年有这系统,粮食能存到明年秋收都没问题!”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监控”功能,他在平板上点开“烘干机1号”,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温度50℃,剩余时间1小时,粮食水分14%,清选进度80%”。“郑工,这远程监控太方便了!不用守在烘干机旁,在仓库就能看进度,还能远程调整温度!”小李兴奋地说,手指在平板上滑动,将烘干机2号的温度调低2℃——水稻水分比玉米低,不用那么高温度。老郑笑着递给他一副防尘口罩:“清选的时候会有粉尘,戴上别呛着;另外,每烘干一批粮食,就清理一次筛网,别让杂质堵了网眼!”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仓库旁搭了“粮食防护站”,桌子上摆着“粮食防虫剂”“霉变预警仪”和“毒素检测仪”。陈阳正按照比例调配防虫剂——用硅藻土、薄荷精油、除虫菊素按5:2:1的比例混合,这种防虫剂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粮食,还能有效驱赶蛀粮虫。“苏姐,防虫剂调好了,这一盆能拌5000斤粮食,够今天烘干的玉米用了!”陈阳一边说一边将防虫剂装进喷壶,准备等玉米烘干后均匀喷洒。苏晚晴喊住他:“喷的时候要边拌边喷,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沾到防虫剂;另外,喷完后用毒素检测仪测一下,确保没有药剂残留,安全第一!”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仓库里搭建粮囤,他们先在地面铺两层防潮布,再用木板搭成圆形的囤底,然后将烘干清选后的粮食一袋袋扛进粮囤,每堆1米高就铺一层防虫网,防止蛀粮虫从外部钻进粮囤。“小张,扛粮食的时候小心点,别把袋子弄破了,粮食撒地上容易受潮!”老河一边指挥一边帮忙扛粮袋,船员们的肩膀被粮袋压得通红,却依然干劲十足——粮食是命根子,多扛一袋,冬天就多一分保障。“每个粮囤装斤,咱们先装10个囤玉米,再装5个囤水稻,最后装5个囤大豆,分类储存,方便冬天取用!”老河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逐渐堆满的粮囤,脸上满是满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