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的阴霾刚散,黎明新城就被一股反常的热浪包裹。太阳像个烧红的烙铁悬在天空,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焦灼味,地面被晒得发白,踩上去能感觉到明显的灼热。田野里的作物刚从阴雨和病虫害的侵扰中缓过劲,又一头撞进了高温的陷阱——小麦正处于灌浆关键期,玉米进入籽粒形成阶段,水稻则在孕穗期挣扎,持续的高温干旱像一把钝刀,正慢慢切割着黎明联盟大半年的心血。
林墨凌晨五点就爬了起来,刚走出住所就被热浪逼得退了半步。他掏出辐射检测仪扫了一圈,屏幕上显示环境辐射值比昨天上升了0.3西弗,虽然仍在安全阈值内,但这种持续攀升的趋势让人心慌。“这鬼天气不对劲,往年梅雨过后都是温和的多云天,今年怎么突然成了烤炉?”他对着对讲机嘀咕,快步走向田间监测站。
监测站的显示屏上,各项数据都在报警:日最高温已经突破38℃,连续三天超过35℃的高温热害阈值;田间土壤含水量降至12%,远低于灌浆期所需的20%以上标准;空气湿度仅30%,干燥的热风正从东北方向源源不断地吹来。老周蹲在显示屏前,手里攥着记录本,眉头拧成了疙瘩:“小麦的灌浆速度明显放缓了,刚才取样看,籽粒饱满度不足往年的一半,再这么旱下去,千粒重得降三成。”
林墨俯身看着监测站外的小麦样本,饱满的麦穗本该沉甸甸地垂着,此刻却显得干瘪松散,剥开麦壳,里面的籽粒只有米粒大小,色泽发黄。“玉米那边怎么样?”“更糟!”老周的声音透着焦虑,“玉米正处吐丝授粉期,高温让花粉活性骤降,不少花丝根本接不到花粉,已经出现秃尖了。刚才去北头地块看,一株玉米上能结满粒的果穗还不到三成。”
两人正说着,小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一株水稻:“林哥!周叔!水稻出问题了,叶尖开始枯焦,有些孕穗直接枯死了!”那株水稻的叶片边缘呈焦褐色,顶端的幼穗干瘪发黑,轻轻一碰就掉了下来。老周接过水稻仔细查看,指腹摩挲着枯焦的叶片:“是高温干旱导致的颖花退化,孕穗期缺水缺肥,加上高温灼烧,穗子根本长不成。”
紧急会议在田间临时棚里召开,热浪透过帆布缝隙钻进来,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林墨把监测数据拍在桌上:“现在是生死关头,灌浆期的作物一天都不能缺水,必须立刻启动抗旱应急预案。老郑,机械组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灌溉,所有抽水机、滴灌设备全部启用,缺什么零件立刻拆旧补新。”
“没问题!”老郑抹了把脸上的汗,“但河港的水位也降了不少,咱们的抽水机都是浅水泵,再降下去就抽不上水了。我建议把两台深水泵改装一下,加个加长吸管,应该能解决问题。另外,普通滴灌带效率太低,得换成脉冲式滴灌,水分利用率能提高40%。”
“苏晚晴,医疗组除了监测病虫害,还要配合农务组搞‘一喷多促’。”林墨转向苏晚晴,“把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和抗逆剂混配,通过无人机喷施,既能补充养分,又能增强作物抗热性。剂量按农业农村部的标准来,每亩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酯10毫升,不能多也不能少。”
苏晚晴点头应下,手里的笔飞快地记录:“我已经让陈阳清点库存了,磷酸二氢钾还够,但芸苔素内酯只剩三箱,最多支撑两次喷施。另外,高温天病虫害容易反弹,稻飞虱和二化螟得提前防控,我打算把杀虫剂也混进去,一次作业解决多个问题。”
老河敲了敲桌子:“船员组负责物资运输和排水系统维护。抽水机需要的柴油、滴灌带的接头,我们立刻清点转运。另外,虽然现在干旱,但得提前清理排水沟,万一突然下雨,别又造成渍涝。”
会议结束不到十分钟,各小组就投入了战斗。老郑带着机械组直奔河港,两台深水泵正躺在岸边,锈迹斑斑的吸管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小李,去仓库把那卷加粗软管找出来,截成五米长的段,用卡箍连起来。小王,把水泵的过滤器换成大号的,河底泥沙多,别堵了泵体。”老郑一边指挥,一边蹲下身检查水泵电机,“电机得加个散热罩,这么高的温度,运转久了肯定烧。”
小李扛着软管跑过来,脸涨得通红:“郑哥,软管不够长,还差三米才能到河底。”老郑抬头看了看河港水位线,咬牙道:“把旧的消防水带接上去,虽然耐压性差点,但短时间能用。注意接口处用铁丝扎紧,别漏水。”
两个小时后,改装后的深水泵启动了,轰鸣的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清凉的河水顺着软管涌入主灌溉渠,沿着田间的支渠流向各个地块。老郑站在渠边,看着水流奔涌,抹了把汗:“再去把脉冲滴灌的控制器调好,小麦田每小时滴灌15分钟,玉米田20分钟,水稻田保持5厘米水层,用‘日灌夜排’的方式降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