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刘家兄弟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处理镖局交接的琐事,清点物资,安抚部分不愿留下、需要发放遣散银钱的趟子手;又要开始四处打听合适的作坊场地,琢磨造纸需要哪些工具、原料,还要抽空学习认字算账(主要是刘乐和刘安)……直忙得焦头烂额,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用。
而此时的杨家岭,杨家大院,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忙到飞起的景象!
就在刘家兄弟为镖局之事焦头烂额的同时,府城陈文敬派来的管事快马加鞭赶到了杨家,递上了一张让颜氏和元娘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的订单——一万个面饼!二十罐西红柿酱!而且要求五日内必须备齐货品,陈家的车队会准时前来拉运!
“一万个?!五天?!”
颜氏拿着订单的手都在抖,“这……这咋来得及?就是把咱们作坊所有人手不吃不喝也赶不出来啊!”
元娘也急得嘴角冒泡:“娘,就算日夜赶工,面饼能勉强做出来,可晾晒也需要时间啊!还有那二十罐酱……”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县城齐胖子“鲜满楼”日常补货的单子也来了,要得比往常都多;娴月楼那边果酱和特色点心的消耗量也大增,王霜派人来催了两次;就连自家在县城的包子铺,也因为天气转凉,生意好了不少,需要的面饼量也增加了。
所有的事情仿佛都赶在了一块儿!
杨老爹和杨大江更是立刻开始盘算库存的面粉、柴火和人手。
“接!必须接!”
舒玉小手一挥,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气概,“阿奶,娘,别怕!咱们人手不够就临时再雇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作坊两班倒,人歇工不歇!
柴火不够让石叔叔他们赶紧去砍,或者跟村里买!面粉不够让爹赶紧去霜姐姐那拉!”
她像个小陀螺,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一条条指令清晰地下达:“告诉作坊里所有的工人,这五天算加班,工钱翻倍!晚上管一顿饭,有肉有菜,馍馍大饼管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消息一传开,原本还有些畏难情绪的工人们顿时喜笑颜开,摩拳擦掌。工钱翻倍!还管肉菜管饱的晚饭!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累点算什么?
于是,杨家作坊破天荒地开始了昼夜不停的运转。和面、压片、切条、蒸制、晾晒、打包……各个工序紧密衔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香和烟火气。为了节省时间,连平日里负责搬运的周贵、钱钺等人,空闲时也上手帮忙。
不仅作坊如此,连小院后院的灶棚也临时被征用,李钱氏带着周婆子、凤儿等人,也支起家伙事儿,加入了制作面饼的大军。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香和蒸汽,几个灶眼同时开火,映得人脸颊通红。
舒玉虽然爱财,但更惜命,尤其注重生产安全。她迈着小短腿,在各个工作区域来回巡视,奶声奶气却异常严肃地强调:
“周婶子,翻面的时候小心点,别烫着手!”
“赵家嫂子,柴火别堆在灶口太近,留出空来!”
“大家都注意脚下,别绊倒了!咱们虽然忙,但不能乱!安全第一!”
她这副小大人般操心劳碌的模样,惹得众人又是好笑又是感动,手上动作不由得更加仔细了几分。
当然,让舒玉最终按下那点因陈文敬不按规矩办事而产生的小小不满的,是陈文敬管事递上订单时,附带的那句“东家吩咐了,此次要货紧急,价钱上浮五成”。看着那比平时高出足足一半的货款数字,舒玉心里那点小抱怨瞬间烟消云散,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加班就加班!有钱赚就行!”小丫头捏着拳头,动力十足。
这边杨家忙得人仰马翻,那边原本打算趁着定下合伙、赶紧来杨家请教造纸细节的刘家兄弟,听说了杨家的情形后,十分知趣地压下了满肚子的疑问。刘平对弟弟们道:
“杨家如今正是紧要关头,咱们别去添乱了。办作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咱们先把基础的人手定下来,等他们忙过这阵子再说。”
而舒玉,在初步稳定了面饼生产的“大后方”后,便将与刘家对接纸坊事宜对杨大江进行“突击培训”之后,全权交给了自家老爹。
她找来杨大江进行了一场“填鸭式”的突击培训。从如何合理分配人手、优化工序流程,到如何确保原材料供应不断档、如何分批次晾晒避免拥挤霉变,再到如何激励工人积极性、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小家伙掰着手指头,条理清晰地将自己能想到的管理要点一股脑地灌输给了父亲。
舒玉搬了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爹,办纸坊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选址要靠近水源,但地势不能太低免得淹了;原料主要是树皮、麻头、破布这些,得有个稳定的来源;建作坊要注意通风、排水……这些您先跟大舅舅他们沟通着,有什么拿不准的,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杨大江虽然憨厚,但不笨,尤其是跟着家里做生意久了,也历练出了一些本事。他认真记下女儿的话,重重点头:“玉儿你放心,爹晓得了。你忙你的去,这边爹先顶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