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里,赵晏正看着李修送来的户籍名册。青州人口比账册上少了三成,大多是去年水灾时逃难去了外地。“让人贴告示,” 赵晏指着名册上的空白处,“说凡是回来的百姓,免三年赋税,还能领两亩荒地。”
李修眼睛一亮:“殿下英明!有了地,百姓自然会回来!” 他出身农家,最清楚土地对百姓意味着什么。
赵晏却叹了口气:“有地还得有水。青州的水渠年久失修,去年水灾就是因为堤坝塌了。李通判,你牵头修水渠,钱从王启年抄没的家产里出,不够再跟秦掌柜说。”
正说着,周猛押着王启年进来了。王启年一看见桌上的盐引账册,腿一软就跪了下去,哭喊着:“殿下饶命!都是二皇子逼我的!他让我私卖盐引,还让我克扣赈灾粮,说等事成之后保我升布政使……”
“哦?二皇子还说什么了?” 赵晏坐在公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王启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把知道的全说了出来:“他还说…… 说等您到了青州,就让郑彪在乱葬岗设伏,把您的死嫁祸给流寇!对了,济南府的知府也是他的人,您要是去那边,准会被……”
“够了。” 赵晏打断他,“把他关起来,听候朝廷发落。” 他不想再听下去,有些事知道得太清楚,反而束手束脚。
傍晚时分,林砚扮成的货郎悄悄溜进府衙。他带来个好消息:秦掌柜的商队不仅稳住了粮价,还打通了与济南府的商路,往后青州的货物能直接运到江南;周猛在乱葬岗盖的义庄已经完工,百姓们都说靖王仁慈,连孤魂野鬼都顾着。
“苏夫人说,” 林砚压低声音,“朝廷的旨意三天后就到,十有八九是让您暂代青州知府之职。”
赵晏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府衙外传来百姓的说笑声,有人在唱新编的歌谣,歌词里说 “靖王来,粮满仓,水渠通,家安康”。他忽然觉得,这青州的风虽然冷,却比京城的暖阁让人踏实。
“告诉苏夫人,” 赵晏转身道,“水渠修好后,我想在青州开所学堂,让百姓家的孩子能读书。” 他想起自己少年时在深宫读书的日子,那时总觉得书本是枷锁,如今才明白,知识才是能让人站直的脊梁。
林砚走后,赵晏走到院角的老槐树下。月光穿过枝桠,在地上洒下碎银似的光斑。他摸着粗糙的树皮,忽然想起母妃的话:“藏锋守拙,待时而动。” 或许,他在青州要做的,不是藏,也不是等,而是像这老槐树一样,把根扎进土里,慢慢长成一片荫凉。
远处传来打更声,梆子敲了五下,天快亮了。赵晏抬头望向夜空,北斗星的斗柄正指向青州的方向,像在为他指引前路。他知道,根基初定只是开始,往后的路还长,二皇子的反扑,四皇子的试探,朝廷的猜忌,都像暗处的礁石,稍不留意就会船毁人亡。
但他不怕。掌心的万民伞还留着绸缎的暖意,怀里的长命锁贴着心口的温度,脚下的土地传来沉稳的脉动 —— 这些,就是他在青州最坚实的根基。
晨雾再次漫上来时,府衙的大门敞开着,李修正带着百姓丈量水渠的路线,周猛的人在修缮学堂的地基,张彪的士兵在城门口盘查可疑人员,秦掌柜的商队载着新到的布匹,轱辘声轧过青石板路,像一首正在谱写的歌谣。
赵晏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切,嘴角终于露出一抹真切的笑意。阳光穿透雾霭,照在他年轻的脸上,也照亮了青州城崭新的一天。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宫孤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