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 两个字像重锤,砸在每个宗室的心上。大靖以孝治天下,违背先帝遗愿,别说争权夺利,能不能保住爵位都难说。荣亲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苏凝凌厉的眼神逼了回去。
就在这时,最年长的镇国将军颤巍巍地站起身。他是太祖的七世孙,在宗室里辈分最高,说话比谁都管用。他走到遗诏前,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晌,又让宗人府令取来先帝的印鉴比对,最后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老臣可以作证,这确是先帝亲笔。‘晏’字最后那笔弯钩,先帝写了一辈子,绝不会错。”
有了镇国将军这句话,剩下的犹豫瞬间烟消云散。几个原本中立的郡王立刻跪地:“臣等参见七殿下!愿遵先帝遗诏!”
赵珩看着风向突变,气得脸都绿了,却只能跟着跪下,膝盖砸在金砖上的声响里满是不甘。果郡王和荣亲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绝望 —— 他们输了,输得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
“起棺!” 宗人府令高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快。
八个侍卫抬着灵柩,缓缓向殿外走去。赵晏走在灵柩左侧,苏凝紧随其后,宗室和百官按品级排成长队,白花花的一片在晨光里延伸,像条沉默的河。
走到乾清宫门口时,苏凝忽然停住脚步,对着赵晏道:“你看。”
赵晏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宫墙外挤满了百姓,他们手里拿着香烛,见灵柩出来,纷纷跪地磕头,嘴里喊着 “先帝万岁”。当看到赵晏时,有人高喊 “七殿下仁厚,该当天子”,很快,欢呼声连成一片,震得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
“民心向背,从来都不是靠喊出来的。” 苏凝的声音很轻,却像暖流淌过赵晏的心田。
赵晏望着那些自发前来送行的百姓,忽然明白了苏凝让他在青州赈灾、在江南修堤的用意 —— 权力或许能靠刀枪夺取,但民心,只能靠实打实的恩惠赢得。他攥着遗诏的手慢慢松开,掌心的汗浸湿了绸缎,却也让他的心安定下来。
灵柩抬过金水桥时,赵珩突然凑到果郡王身边,压低声音:“不能就这么算了,晚上去我府里,我有办法。”
果郡王的眼睛亮了亮,刚要点头,却见兰站在不远处,手里把玩着枚银针,目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两人的脸色瞬间变了,连忙低下头,再也不敢说话。
苏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知道,宗室的人不会轻易罢休,今夜注定又是个不眠之夜。但此刻,看着赵晏沉稳的侧脸,看着百姓们真挚的欢呼,她忽然觉得,再多的风雨,也挡不住这初升的朝阳。
灵柩渐行渐远,赵晏站在丹陛上,望着那片白花花的孝服队伍,忽然转身对着苏凝深深一揖:“谢母后。”
苏凝看着他眼中的真诚,笑着摇头:“该谢的,是你自己。”
远处的丧钟再次敲响,悠长的钟声在紫禁城上空回荡,像是在为旧时代送别,也像是在为新时代喝彩。宗室的定调,看似是权力的博弈,实则是民心的选择 —— 赵晏或许年轻,或许不够强势,但他仁厚、有担当,这就够了。
当最后一缕钟声消散在风中时,苏凝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只要她和赵晏同心同德,只要百姓还认 “赵家” 这面旗,这万里江山,就乱不了。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宫孤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