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侧的太后宝座上坐下,面前的黄纱帘缓缓落下,将她的身影笼在半透明的光晕里。透过纱帘,她看见赵晏转身走向龙椅,十五岁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单薄,却透着股不肯弯折的韧。
“众卿平身。” 少年帝王的声音响起,带着属于永熙朝的第一缕晨光。
苏凝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金册上的宝石,那里的凉意透过纱帘,让她想起很多年前,先帝也是这样在龙椅上坐着,对她说 “这江山看着大,守起来却不难,只要心里装着百姓”。那时的风从殿外吹来,带着御花园的花香,和此刻一样,让人心里踏实。
朝会讨论的是漕运改革的章程。赵晏的声音透过纱帘传来,时而询问张廷玉的意见,时而听取周延的建议,条理清晰得不像个少年。苏凝没有插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像株沉默的树,在阴影里为幼苗遮风挡雨。
散朝时,赵晏特意绕到东侧宝座前,隔着纱帘问:“娘,儿臣说得还行吗?”
苏凝笑了,纱帘的影子在她脸上轻轻晃动:“比你父皇第一次强多了,他当年把‘漕运’念成了‘糟运’,被老臣们笑了半年。”
赵晏的笑声在殿内响起,珠串碰撞的轻响里,带着释然的轻松。他知道,这道纱帘不是隔阂,是母亲的臂弯,无论他走多远,遇到多大的风浪,回头总能看见这熟悉的身影。
回宫的路上,苏凝坐在轿里,掀起轿帘一角,看见百姓们还在宫门外徘徊,手里举着写有 “永熙” 二字的木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指着她的轿子对孩子说:“那是太后娘娘,是陛下的娘,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够天上的云,像在触摸一个遥远的希望。
苏凝放下轿帘,指尖划过金册上的 “太后” 二字。她知道,这个称谓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从今日起,她不再只是赵晏的母亲,是大靖的太后,是永熙朝的定海神针,要用自己的余生,护着少年帝王长成参天大树,护着这万里江山,迎来真正的 “永熙”。
轿外的风卷起她的翟衣下摆,十二对玉珩发出清脆的声响,像首写给岁月的歌,歌词里有母亲的牵挂,有太后的担当,还有无数个正在发芽的明天。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宫孤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