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驶入苏州城时,街上的百姓早已排起长队。孩子们举着用红纸剪的 “囍” 字,老人捧着刚蒸好的米糕,见船靠岸,纷纷涌上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婆婆抓住赵婉儿的手,泪珠子掉在她手背上:“你姑姑当年总帮我缝棉衣,说‘等我出了宫,就跟你学纳鞋底’,现在她回家了,我把最好的丝线都带来了……”
李昭雪刚走下船,就被几个蒙学的孩子围住。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仰着脸问:“先生说你要教我们读书?” 他蹲下身,从怀里掏出父亲的《农桑辑要》:“不光教读书,还教你们种麦子,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王石头扛着锄头往城西的田地走,路上遇见几个老农,见他手里的地契,都笑着说 “这地肥得很,去年我们偷偷帮你施了肥”。他放下锄头,弯腰就开始翻地,泥土溅在脸上,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海瑞站在码头,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苏凝信里最后一句话:“赐钱安家,安的不是身,是心。心安稳了,日子才能生根发芽。”
暮色降临时,兰草巷的宅院里亮起了灯。赵婉儿将姑姑的桃木小箭插在窗台上,看着院里新栽的兰草,忽然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声音 —— 是刘忠,那个在破庙里藏了二十年小箭的老太监,正被兰统领搀扶着走来,他的腿虽然还不利索,脸上却带着笑,手里捧着盆刚开的兰草:“姑娘,老奴来给你做伴了,这花…… 是当年你姑姑亲手种的,我偷偷移在破庙里,总算养活了……”
窗台上的小箭在灯光里泛着光,像在对着兰草笑。赵婉儿端起桌上的桂花糕,轻轻放在窗边,仿佛看见姑姑正坐在那里,用柳枝编着兔子,说 “等开春,咱们就在院里种满兰草,让风一吹,满巷子都是香的”。
苏州的夜色温柔如水,将这刚刚安顿的人家轻轻拥住。赐钱安家,赐的不是冰冷的铜钱,是重建生活的勇气;安的不是简陋的宅院,是漂泊多年的灵魂。那些被风雪打垮的家,那些被岁月碾碎的梦,终将在这永熙朝的春光里,重新拼凑起来,带着兰草的芬芳,带着麦种的生机,带着孩子们的笑声,长成最踏实的模样。
码头的灯笼次第亮起,映着 “安济号” 官船的帆,帆上的 “安” 字在晚风里轻轻舒展,像在为这些新生的日子,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宫孤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