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轩背上书箱,成了镇上陈秀才的学生,这件事在小小的桃花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羡慕的有之,嫉妒的有之,说酸话的更是不少。 “苏老三家这是发了横财了?居然送小子去镇上读书?” “听说清鸢那丫头不知走了什么运,得了仁心堂周老大夫的青睐,赏了不少钱呢!” “一个丫头片子,抛头露面地卖菜弄药,倒让她撑起门户了?真是稀奇……” “读什么书哦,穷人家小子,识几个字就不错了,还不如早点下地干活……”
这些风言风语,偶尔会飘进苏清鸢的耳朵里。她只当是耳旁风,一笑置之。林氏起初还有些担忧,怕女儿被议论,但见苏清鸢浑不在意,依旧该做什么做什么,便也渐渐放宽了心。
日子是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这个道理,苏清鸢比谁都明白。
明轩读书后,家里的活计更多地落在了苏清鸢和明宇身上。八岁的明宇异常懂事,砍柴、挑水、喂鸡、照料来福,甚至还能帮着给菜地除草,小身板里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苏清鸢心疼弟弟,却也知道,适当的劳作是成长必经之路。她只是每天都会确保弟弟妹妹们能喝到足量的灵泉水,强身健体。
开春后,天气转暖,土地化冻。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春耕。
那三亩被大伯苏老实觊觎已久的水田,成了苏清鸢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家里最值钱的产业,也是未来口粮的重要来源,绝不能荒废,更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但如何耕种,却是个难题。她家没有壮劳力,林氏身体刚好转,明轩要读书,明宇还小,她自己这具身体也扛不起重体力活。雇人耕种?成本太高,那二十两银子得省着花。
苏清鸢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略显板结却底子不错的土地,心中渐渐有了规划。
她意识沉入空间,在那浩瀚的书海中搜寻。很快,她找到了目标——几本关于农业种植和土壤改良的书籍,甚至还有介绍简易农具改造的图册!
这个时代农业技术落后,耕作粗放,产量极低。而她拥有的,是跨越千年的知识和技术!
当然,她不能一下子拿出太惊世骇俗的东西。必须循序渐进,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改良”。
第一步,育苗。
空间里有高产抗病的水稻和玉米种子,但她不敢直接拿出来种。她决定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
她让明宇帮忙,从村里相熟的人家换来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稻种和玉米种子。然后,她借口要精心培育,将种子带回家里。
晚上,她关起门,将换来的普通种子,大部分替换成了空间里的高产种子。两者外形差异不大,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来。她又将极少部分空间种子单独放开,准备用作对比试验。
接着,她用灵泉水浸泡这些种子。经过灵泉水浸泡的种子,颗粒更加饱满,隐隐透着一股生机。
育苗的地点,她选在了屋后那片“宝地”。这里土壤本就受灵泉滋养,肥力远超寻常,又相对隐蔽。
她带着明宇,仔细地整出一小畦苗床,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撒下,覆盖上薄土,再轻轻洒上兑了少量灵泉的清水。
“姐,这种子怎么看着比别人的精神?”明宇好奇地问。孩子的心思最是敏锐。
苏清鸢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许是咱们伺候得精心吧。明宇,这是咱们今年口粮的希望,可得看好了,别让鸡鸭祸害了。”
“嗯!”明宇重重点头,自觉肩负起了重任。
接下来的日子,苏清鸢几乎每天都泡在苗床旁。空间种子加上灵泉水的效果是惊人的。不过几天,嫩绿的秧苗就破土而出,长得整齐又壮实,绿油油一片,看着就喜人。
相比之下,村里其他人家才开始育苗,苗子也显得稀疏黄弱。
苏清鸢又按照书中的方法,适时进行间苗、通风,确保秧苗健康生长。她还尝试用空间里找到的简易方法,制作了一些天然的防虫剂喷洒。
林氏看着女儿像伺候宝贝一样伺候那些秧苗,虽然不懂其中关窍,却全力支持,有时也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
村里人偶尔路过,看到苏家屋后那长势惊人的秧苗,难免议论几句。 “清鸢丫头这种地的手艺,跟她爹一样好!” “怕是下了血本沤了肥吧?” “长得是好,就不知道移栽到田里还能不能这么精神……”
苏清鸢只说是爹以前教的法子,精心伺候罢了。
与此同时,她开始琢磨那三亩水田的改造。她根据书中的知识,计划在稻田里挖深沟,抬高垄面(类似垄稻栽培的雏形),这样有利于排水、增温、透气,能有效提高产量。
但这需要劳力。她家和老宅那边早已撕破脸,不可能请大伯一家帮忙。雇短工的话,又是一笔开销。
正当她为此发愁时,李铁柱找上门来了。
“清鸢丫头,听说你要种那三亩水田了?”李铁柱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你看……叔这边春耕忙得差不多了,要是你这缺人手,叔和你婶子可以来帮忙,不要工钱,管顿饭就成!狗娃多亏了你才捡回条命,这份情我们一直记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