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水军团队”,要求对方在3月5日直播时,分批次在弹幕刷“听说清颜严选是贴牌产品,质地又厚又难吸收”“内测群有人说用了过敏,是不是成分有问题”“主播别光吹产品好,敢不敢现场测一下pH值和重金属含量”等评论,同时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匿名爆料”,编造“清颜严选代工厂卫生不达标”“原料来源不明”等虚假信息,配图用的是网上找来的“脏乱工厂”照片,故意模糊处理,让人误以为是“清颜严选的合作工厂”。
为了让“爆料”看起来更真实,林薇薇还伪造了“代工厂员工的聊天记录”,里面“员工”抱怨“为了赶工期,很多检测步骤都省了”“老板说只要不吃出问题就行,护肤品没人真的去检测”。她知道,苏清颜团队为了“清颜严选”的口碑,一定会在直播中“正面回应”,但只要弹幕和平台被“负面信息”刷屏,就能让不明真相的粉丝产生“怀疑”,哪怕后续澄清,也会留下“心理阴影”。
紧接着,她把目光投向“3月15日的24小时上线直播”——这是“清颜严选”打响知名度的关键一战,苏清颜团队必然投入了大量精力,一旦直播中出现“意外”,不仅会影响当天的销量,还会让品牌口碑“一蹶不振”。林薇薇想到了更恶毒的一招:她托人联系了几个“职业差评师”,让对方在直播当天大量下单“清颜严选”的产品,收到货后立刻给出“差评”,理由统一写成“产品与宣传不符,质地粗糙,用后皮肤泛红刺痛”,同时拍摄“虚假开箱视频”,在视频里用“劣质面霜”冒充“清颜严选”,展示“质地厚重、气味刺鼻”的“产品”,并艾特各大美妆博主和媒体,试图引发“全网吐槽”。
为了确保“差评”能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她还要求“差评师”在下单时备注“加急发货”,并提前和快递公司打好招呼,确保产品能在直播结束后24小时内送达,让“差评”精准卡在“品牌刚上线、口碑尚未稳固”的节点。她甚至盘算着,一旦“差评”发酵,就联系之前合作过的“黑公关”,花钱让他们把“清颜严选 劣质产品”“苏清颜 割韭菜”等话题送上热搜,彻底搞垮苏清颜的自有品牌。
至于“国际药妆品牌的新品首发测评”,林薇薇也没打算放过。她通过张哲透露的“新品发布会定在3月22日”的信息,提前联系了该品牌的竞品——一个同样主打“敏感肌修复”的国货品牌,表示愿意“免费帮忙抹黑苏清颜和国际药妆新品”,条件是“后续合作时给予优惠政策”。竞品品牌正愁“打不过国际品牌”,立刻答应了林薇薇的要求,双方约定:在3月22日新品发布会当天,由林薇薇在直播中“无意”提起“国际药妆新品”,编造“该新品含有‘致痘成分’”“在国外已经被召回过”等谣言,同时由竞品品牌安排水军在发布会现场和线上平台“刷屏”,配合林薇薇的“爆料”,试图让国际药妆品牌“放弃与苏清颜的合作”,同时提升自己品牌的“关注度”。
为了让“爆料”更具“说服力”,林薇薇还特意花钱买了一份“虚假的成分检测报告”,报告中“显示”国际药妆新品含有“异维A酸”(一种具有刺激性、需遵医嘱使用的成分),她计划在直播中“展示”这份报告,假装“好心提醒”粉丝:“大家买这款新品前一定要三思,虽然苏清颜推荐,但里面的成分真的不适合敏感肌,别到时候烂脸了才后悔。”
在整个“打探”和“计划”过程中,林薇薇始终小心翼翼,避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她让水军和黑公关“用新注册的账号操作”,所有转账都通过“第三方平台”,伪造聊天记录时特意用“小号”和“虚拟身份”,甚至在和张哲聊天时,也从不直接问“苏清颜的核心机密”,而是用“请教经验”“参考方向”等借口,一点点套取信息。
张哲对此毫无察觉,还以为林薇薇真的是“想改进直播内容”,偶尔会主动分享“苏清颜团队的运营技巧”,比如“他们做成分科普时,会提前一周收集粉丝问题,直播中针对性解答,互动率很高”“他们和品牌合作前,会让对方提供完整的原料检测报告和生产资质,审核特别严格”,这些信息反而让林薇薇的“干扰计划”更加“精准”——她知道了苏清颜团队“重视粉丝互动”,就特意让水军在直播中“带节奏”,引导粉丝“质疑”;知道了苏清颜“看重品牌资质”,就编造“代工厂资质不全”“原料检测报告造假”等谣言,直击对方“软肋”。
林薇薇看着手机里整理好的“苏清颜重要活动节点”和“针对性干扰方案”,仿佛已经看到了苏清颜在直播中“被弹幕质疑搞得焦头烂额”“清颜严选因差评太多被迫下架”“国际品牌终止合作”的场景,她得意地笑了,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