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一个月里,苏清颜团队每周都会前往“瓷颜”研发中心,参与“配方迭代测试”。为了让建议更具代表性,他们还从粉丝群中筛选出20位不同肤质的敏感肌用户,组成“体验测试团”,将每版优化后的配方小样寄给用户,收集“7天使用反馈”。有位混合敏肌用户在反馈中写道:“第4版配方比之前好很多,但早上涂完后,后续上妆还是会轻微搓泥,能不能让质地再清爽一点?”苏清颜立刻将这条反馈同步给研发团队,周明随即调整方案:在配方中加入0.5%的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既保留保湿力,又让质地更轻薄,解决“搓泥”问题。
除了配方,苏清颜还深度参与了“包装设计”和“使用说明”的优化。最初,研发团队设计的是“按压泵头+玻璃瓶身”,但苏清颜提出:“敏感肌用户可能会随身携带精华,玻璃瓶容易摔碎,而且按压泵头用久了会残留液体,滋生细菌。”她建议换成“真空按压瓶+磨砂塑料瓶身”,既轻便防摔,又能避免成分与空气接触氧化。在“使用说明”上,她反对“专业术语堆砌”,提出“分场景指导”:“早上用建议搭配化妆水,取3滴轻轻拍打吸收;晚上用可以叠加精华油,增强修护力;泛红严重时,可先用精华浸湿化妆棉湿敷5分钟,快速舒缓。”这些贴近用户习惯的细节,让“使用说明”从“冰冷的文字”变成“实用的指南”。
在一次“配方稳定性测试”中,苏清颜发现,优化后的第6版配方,在40℃高温环境下放置7天后,出现了轻微分层。“这是个大问题,夏天用户把精华放在化妆包里,很容易因为高温导致成分失效。”她当即建议研发团队,加入“植物来源的乳化稳定剂”,并将“高温测试标准”从“7天”延长至“15天”,确保产品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周明采纳了建议,经过三次调试,终于让配方通过“高温、低温、强光”三重稳定性测试。
随着合作的深入,苏清颜从“提建议”逐渐转向“参与决策”。在讨论“精华是否添加香精”时,研发团队内部出现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添加淡香能提升用户体验”,另一部分人担心“香精刺激敏感肌”。苏清颜结合自己的测评经验和粉丝反馈,提出:“敏感肌对‘香味’的耐受度差异很大,与其纠结‘加不加’,不如做‘双版本’——基础版无香精,满足极致敏感肌需求;进阶版添加天然橙花精油,兼顾肤感与香味,但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含精油成分,建议先做局部测试’。”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认可,也成为“瓷颜”首款“分香氛版本”的敏感肌产品。
两个月后,“瓷颜敏感肌修护精华”进入“最终用户测试”阶段。苏清颜团队带着成品,在工作室开启“全场景无滤镜测试直播”——没有提前彩排,没有美化滤镜,她当着百万观众的面,展示精华的“质地、吸收速度、泛红缓解效果”,还连线了10位“体验测试团”的粉丝,让他们分享真实使用感受。有位曾因护肤品过敏导致“烂脸”的粉丝,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皮肤:“用了28天,脸颊的泛红基本消退了,之前涂护肤品都会刺痛,现在用这款精华完全没问题,而且早上上妆再也不卡粉了。”
直播结束后,“瓷颜”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参与“共创”的这款精华,用户测试满意度高达92%,比品牌以往产品的平均满意度高出18%;“双版本设计”“真空包装”“分场景使用说明”等由苏清颜团队提出的优化点,成为用户最满意的三大亮点。周明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与苏清颜团队的合作,打破了‘品牌闭门研发、博主事后测评’的传统模式,让‘用户需求’真正贯穿研发全流程。未来,我们会将这种‘共创模式’常态化,邀请更多懂用户的博主参与研发。”
苏清颜的“跨界共创”,在美妆直播领域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品牌效仿“瓷颜”,向头部测评博主开放研发权限——有彩妆品牌邀请博主参与“口红质地调试”,根据“显色度、拔干速度、沾杯程度”等用户关注的点优化配方;有护肤品牌请博主加入“包装设计研讨会”,从“便携性、卫生性、美观度”角度提出建议。行业媒体将这种模式称为“美妆研发的民主化”,而苏清颜,则被视为“从测评到共创”的开拓者。
在团队复盘会上,李然感慨道:“以前我们做测评,是‘产品已经定型,我们去挑问题’;现在参与研发,是‘在产品出生前,就帮它避开雷区’,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苏清颜点点头,翻看着粉丝在直播后的留言——“原来我们的需求,真的能影响产品研发”“以后买这款精华,感觉就像买了‘自己参与设计’的东西”“清颜姐不仅帮我们测评产品,还帮我们打造更好的产品,太靠谱了”。她笑着说:“这就是‘共创’的意义,不仅让产品更贴合用户,也让粉丝感受到‘被重视’,这种‘信任链接’,比任何推广都珍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