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
久坐办公室有点累的李副所长,出门活动筋骨,偶然听见汪新在和户籍科的同志聊天,期间提到了广安街37号院的陈淑仪。
愣了一下后出声问道:“汪新,你们刚才聊的人是谁?是谁要办理户口迁移?”
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的户籍科同志,听到李副所长的话,赶紧回道:“李副所长,是陈淑仪。”
再次确定自己没听错后,李副所长一把拿过了对方手里的文件,对比了记忆里人像和手里照片是同一个人后,呵呵的笑了,接着丢下一句:“这个手续先压着。”
说完带着东西回了办公室,留下搞不清楚状况的两人。
接着好奇的汪新立马跟了上去,同时喊到:“师傅,这还有封你的信,和那个申请手续是一起来的。”
-------------------------------------
时间朝前推半个月,山城涪陵区白涛街道武陵大道家属区刘家
刘安诚夫妻俩,当年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参加建设工作。
因为夫妻俩都是有知识、有技术的工人,经过组织的仔细评估和背景审查后,于1969年来到了位于山城涪陵区白涛街道武陵大道816项目地点。
今天刘父刘母不上班,得到小道消息的刘母,兴奋的拎着卖菜用的包,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跑了回来。
搬着煤炉的陈淑仪看见疯跑的女儿,笑着说到:“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没轻没重的疯跑,后面是有狗在撵你嘛?”
听着自己母亲的话,兴奋不已的刘母停了下来,随后拉着对方进了屋。
屋里的刘父看着进来的两人,吧嗒了一口烟后,笑着问到:“跑这么快是捡着金元宝了么?小心扶着点妈,别摔着了。”
轻拍着闺女手背的陈淑仪笑着问到:“说吧,是什么事让你这个平时稳重的人,这么激动?”
放开母亲胳膊,坐到一边的刘母深吸一口气后,小声的说到:“今天我和房产科的张姐聊天,她给我透露了一个消息。
说是我们厂子要分房子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和小孩的,可以分大房子,也就是两室的。”
这下屋里的另外两人也不淡定了,只听刘父问到:“你这消息是不是真的呀?”
陈淑仪虚拍了对方一下,说到:“这叫什么话,既然我闺女说了,那肯定是真的,这事我们得好好计划一下。”
得了母亲的肯定,刘母也就是林语诗点头说到:“妈,要不趁这个机会把苏州的户口迁过来吧,老刘你说呢?”
有些不舍的陈淑仪想了一下后说到:“把户口迁过来可以是可以,但是万一小勇回来了,找到不到家该怎么办?”
提起这个沉重的话题,三人都沉默了,好一阵后,刘父说到:“妈,我们就迁户口,老家的房子还是留着,这样万一要是小勇回来了,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听着女婿的话,陈淑仪疑惑的问到:“这样可以么?”
刘母听了笑着说到:“妈,你忘了,我们那房子可是私房,有政府发的房契的,哪怕我们的户口不在那边了,那房子也是我们的。”
恍然大悟的陈淑仪拍着大腿,笑着说到:“老了,妈真是老了,这么大的事都能忘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迁,迁过来分大房子,到时手也能给小瑶瑶弄个独立的床。”
一边的刘父看着自己丈母娘和媳妇三下五除二的把事情聊完了,无奈的一笑,然后提醒到:“小道消息始终是小道消息,不确定信太大了。
要我说呀,我们先写封信去那边的派出所问问情况再说,还有分房的事,我也去打听打听再做决定。”
高兴了一阵的陈淑仪点头赞同到:“安诚的话也有道理,这样老家那边的派出里的李达康,我和他有过几面之缘。
寄申请的同时,给他也写封信问问,看看具体都需要什么手续,要不要我们回去个人什么的。”
边上的刘母听了,笑着说到:“妈,你这个意见好,这样你来说我来写,一会儿我去买菜,顺带就把信寄出去。”
说着动作利索的母女俩就忙活了起来。
再说小巷这边,睡足了美觉的刘胜勇,带着去看苏小冉外婆的礼物出了小院,刚打开车库的门,就听到一群人围着一鸣在说话。
一个大爷:“一鸣呀,听说们家要开店,手续都办完了嘛?我可是一直等着呢。”
年轻的小媳妇:“呀,李一鸣你这身衣服太好看了,哪里买的呀?还有你这领口挂着的眼镜是什么眼镜,看着和我见过的都不一样。”
围着的人多,各种话题也多,被围在中间的李婶听着大家的话,满脸笑意的说到:“大家太热情了,我都听不清你们说的什么。
但是我们家要开小卖部的事情,这个是确定了的,这两天我家一鸣一直在忙这事呢。”
随着她这话出口,围着的人激动的说到:“这个好呀,这样我们再买什么零散的东西,就方便多了,不用走远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巷人家我有一个摸鱼系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小巷人家我有一个摸鱼系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