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少不了各种鸡飞狗跳。
有人试图偷懒,躲在角落里打盹,被巡视的夏侯兰抓个正着,当场罚去多搅拌十锅水泥,累得差点口吐白沫。
有人试图逃跑,结果没跑出二里地,就被负责外围警戒的弓骑兵发现。弓骑兵们也不抓他,就跟在他后面,一边“放风筝”一边用箭射他脚后跟的土地,把他吓得屁滚尿流,自己乖乖跑了回来,从此再不敢生异心。
最离谱的是,有几个前头目大概是修路修出了“艺术灵感”,试图在刚刚铺好的水泥路面上,用树枝刻下自己的名字“留作纪念”,结果被王铁柱发现,勃然大怒,罚他们用舌头把刻痕舔平!当然,最后在夏侯兰的“人道主义”干预下,改成了用砂纸打磨,但也足够让那几人刻骨铭心了。
张承偶尔会骑着马,带着郭嘉和赵云,沿着逐渐延伸的水泥路视察。看着那些昔日桀骜不驯的家伙,如今在皮鞭(主要是夏侯兰严厉的目光)和水泥的“教育”下,变得服服帖帖,他心里那叫一个舒畅。
“看看!奉孝,子龙!这就是秩序!这就是文明!”张承指着初具雏形的道路,意气风发,“等路修通了,咱们的骑兵调动更快,商队来往更方便,政令传达更迅速!这才是真正的统治!”
赵云看着眼前景象,虽然觉得手段略显……直接,但效果确实显着,便点了点头:“主公深谋远虑。”
郭嘉则笑道:“主公此法,倒是暗合‘堵不如疏’之理。将这些不安定因素的精力,引导到建设上来,既消除了隐患,又创造了价值。只是……嘉担心,待辽西路网建成之日,恐怕也是我渔阳水泥库存告罄之时。”
张承大手一挥:“怕什么!让王铁柱在辽西也找地方建水泥窑!就地取材,扩大生产!老子要把辽西也变成‘水泥王国’!”
就在张承沉迷于“修路治国”无法自拔时,一个新的“机遇”(或者说麻烦)找上门了。
乐阳城东三十里,有个李家坳,村里的大族李氏家族,是辽西有名的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听说渔阳大军势不可挡,李氏族长李老太公立刻派人送来了降表和厚礼,表示坚决拥护华太守的领导。
张承对此很满意,觉得这李家坳堪称“识时务”的典范。然而,没过几天,李家坳派来的使者又哭丧着脸找到了郡守府。
“太守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使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我们李家坳,世代居住于此,安分守己!可那隔壁黑风……呃,是已经接受改造的黑风寨余孽,他们不服王化,占着我们的祖坟山地不肯让啊!那山地,是我们李家准备用来响应太守号召,修建新的水泥窑的宝地!”
张承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占地?还是占准备修水泥窑的地?这还了得!
“岂有此理!黑风寨不是已经归降了吗?怎么还敢占地?”张承拍案道。
使者连忙解释:“太守明鉴!黑风寨是降了,可他们寨子散了,有些人就跑回了老家,就在那片山地附近。他们说那山地是他们祖传的猎场,死活不肯让!还……还把我们派去勘测的人给打了!”
张承的火气“噌”就上来了。他正愁找不到借口进一步削弱这些地方势力的凝聚力呢,这现成的理由就送上门了!
“反了天了!”张承怒吼一声,“老子最恨的就是这种阻碍经济发展的钉子户!……呃,是阻碍统一建设的刁民!”
他立刻点齐一千兵马,由严纲率领,跟着李家使者,杀气腾腾地直奔那片争议山地而去。
到了地方一看,果然有几十个前黑风寨寨民,拿着锄头、柴刀,守在一个小山包上,一副“与阵地共存亡”的架势。山下,李家坳的人也聚集了上百号人,双方正在对峙,骂声震天。
严纲的大嗓门一吼:“都干什么呢!造反啊!太守大人驾到,还不跪下!”
双方人马一看这阵势,尤其是看到张承那标志性的、不像好人的土匪头子气质(穿着官服也掩盖不住),以及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的骑兵,顿时都蔫了,哗啦啦跪倒一片。
张承骑着马,走到阵前,看了看那个小山包,又看了看双方,心里顿时明白了。这山地位置不错,靠近水源和石灰石矿,确实是修水泥窑的好地方。而且,这根本不是什么祖坟猎场之争,就是两个地方势力借着由头互相倾轧,都想在新主子面前表现,同时争夺未来水泥窑的控制权和利益!
要是按他以前的脾气,肯定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强行征用。但经历了王县令叛变和郭嘉的“点拨”后,他学聪明了。
张承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他清了清嗓子,用自认为最威严的声音说道:
“都起来吧!本官今日前来,不是来偏袒谁的,是来给你们解决问题的!”
双方将信将疑地站起身。
张承指着那小山包,大声道:“这片山地,本官看了!风水不错,确实是修建水泥窑,为我辽西建设做贡献的宝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