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家兄妹的船队终于扬帆起航,离开了辽西湾这片是非之地。张承站在岸边,望着逐渐缩小的船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送走了一尊随时可能爆炸的神像——虽然这神像长得挺养眼,但架不住她自带“搞事”光环啊!
“总算把这姑奶奶送走了……”张承抹了把并不存在的虚汗,对身旁的郭嘉感慨,“奉孝,你是不知道,这几天老子看谁都像女扮男装!连王铁柱那张老树皮脸,我都下意识多瞄了两眼,怀疑他是不是糜贞用了什么易容术!”
郭嘉揣着袖子,慢悠悠地灌了一口“英雄血”,闻言差点呛到,咳嗽着笑道:“主公这‘男装丽人恐惧症’,怕是还得再患上一段时日。毕竟,糜小姐此番‘辽西历险记’,怕是给主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阴影?何止是阴影!”张承心有余悸,“简直是噩梦!你说她一个千金大小姐,不好好在徐州绣花扑蝶,跑我这工地来体验什么生活?还混进了核心技术部门!这要是传出去,老子这‘渔阳猛虎’的脸往哪儿搁?别人还以为我这儿是女子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呢!”
吐槽归吐槽,正经事还得干。送走了糜贞这个“意外”,辽西的烂摊子依旧摆在面前。道路要修,城墙要筑,俘虏要改造,基层文官要安置……千头万绪,张承感觉自己像个被绑在旋转木马上的厨子,面前摆着一百口锅,每口锅里的菜都在嗷嗷待哺,而他自己却晕马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田楷老爷子派来的第一批基层文官队伍,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了乐阳。
五十多人,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半新不旧的儒袍,脸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兴奋与忐忑。他们站在修缮一新的(相对而言)县衙前广场上,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文武双全”、“杀伐果断”却又“行事跳脱”的主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张承看着这群“新鲜血液”,仿佛饿狼看到了小肥羊,眼睛里都冒着绿光。他轻咳一声,努力摆出威严又不失和蔼的姿态,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讲”:
“诸位!欢迎来到辽西!这里,曾经是一片混乱之地!但现在,它是我们渔阳的未来!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他挥舞着手臂,试图调动情绪:“在这里,你们将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水泥!最艰苦的工作——监督劳动改造!最复杂的矛盾——民间纠纷!当然,还有最……呃,最具渔阳特色的伙食!”
提到伙食,下面不少年轻人的脸色微妙地变了一下,显然来之前已经对渔阳的“美食”有所耳闻。
张承话锋一转,图穷匕见:“所以,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环境,融入集体,本官决定,对诸位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岗位分配大会!”
所谓的“岗位分配大会”,其实就是张承搞出来的“相亲流水线”。他让人在广场上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代表一个岗位方向——民政、刑狱、工坊、建设兵团、甚至还有新成立的“海鲜推广司”。文官们排着队,依次到各张桌子前“面试”,由负责该领域的将领或官员(如关靖、夏侯兰、王铁柱等)进行快速问答,根据表现决定去向。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既能人尽其才,又能提高效率。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变了味。
首先,主持“民政”桌的关靖,问题过于高深:“若遇乡绅隐瞒田亩,逃避赋税,当如何处置?需引何律何条?”
大部分年轻文官被问得满头大汗,支支吾吾,有的甚至开始背诵《论语》,试图以德服人。关靖听得直皱眉头。
主持“刑狱”桌的夏侯兰更直接,拍着腰刀吼道:“若有刁民聚众闹事,阻挠修路,是先砍为首的?还是全抓起来修路?”
文官们吓得脸都白了,有几个胆小的差点当场晕过去。
主持“工坊”桌的王铁柱则完全跑偏,拿着一个水泥捏的、歪歪扭扭的兔子,热情地询问:“这位小哥,你看我这‘玉兔捣药’塑得如何?可有艺术气息?你觉得水泥除了盖房修路,还能做点啥?”
文官们看着那只像是被门夹过的水泥兔子,表情一言难尽。
最离谱的是“海鲜推广司”,暂时由张承亲自掌管。他的问题只有一个:“你觉得螃蟹清蒸好吃,还是麻辣好吃?”
文官们:“???”
整个广场乱成一团,像极了后世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只是画风更加清奇。有人因为答不出《汉律》细节被关靖直接pass;有人因为主张“以德服人”被夏侯兰瞪得不敢抬头;有人为了讨好王铁柱,违心夸赞那只水泥兔子“栩栩如生”,结果被分去了最苦的筑路队;还有人因为在“螃蟹口味”问题上坚持“原汁原味”,被张承认为“缺乏创新精神”,打发去了管理档案……
张承看着这鸡飞狗跳的场面,不但不觉得有问题,反而颇为自得,对郭嘉道:“看见没?老子这方法多高效!三下五除二,就把人分明白了!比那些磨磨唧唧的考核强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