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悠悠转醒,映入眼帘的不是阴曹地府的牛头马面,而是张承那张写满了“求知欲”和“不怀好意”的大脸,差点又把他吓得背过气去。
“哎呀!老公孙!你可算醒了!”张承热情地扶他坐起,顺手往他嘴里塞了块东西,“来,尝尝,渔阳特产新式肉干,马钧改良版,绝对不是你想象中那种能当暗器的玩意儿!”
公孙度下意识嚼了嚼,一股咸香麻辣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肉质紧实却不再硌牙,味道……居然还不错?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在那座让他吐血的高台上,而是躺在柔软的床榻上,身上盖着暖和的羊毛毯(渔阳特产)。
“华……华将军……”公孙度声音沙哑,心情复杂。一方面恨这家伙让自己颜面扫地,另一方面……这肉干确实好吃,毯子也确实暖和。
“虚礼就免了!”张承大手一挥,凑近了些,眼睛亮晶晶的,“老公孙啊,跟你打听个事儿。我听说,以前中原大乱的时候,好像有不少有学问的人跑你这辽东来躲清净?比如那个……管宁?还有国渊、邴原什么的?都是大才啊!他们现在在哪儿呢?”
公孙度一听,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原来你华雄也有求到我头上的时候!他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摆出几分曾经的架子,慢悠悠道:“将军所言不差。管幼安、国子尼、邴根矩等人,确在辽东。如今……大抵都在南边的平郭县一带隐居。”
他顿了顿,看着张承那期待的眼神,故意泼冷水道:“不过,将军恐怕要失望了。此等名士,清高自许,连我当年数次以礼相请,许以高官厚禄,他们皆以‘才疏学浅’、‘无意仕途’为由推拒了。平日里不是躬耕读书,便是聚在一起清谈玄理,视功名如粪土。将军您这……呵呵……” 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就你这土匪头子气质,去了也是自取其辱!
张承一听,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嘿!瞧不起谁呢?老子现在是文化人!渔阳文会创始人!还有家妻是东汉第一才女——蔡琰。他们看不上你,那是你不够有魅力!老子亲自出马,还能请不动?”
他立刻安排下去,让公孙度以辽东原主人的名义,向辽东各未降城池发布“自愿”归顺渔阳的文书,盖上大印(被刀架着脖子盖的)。同时,将公孙度一家老小“请”去渔阳“颐养天年”,美其名曰“包吃包住包养老,免除你的后顾之忧”,实则就是当人质兼展示“仁德”。原公孙度麾下将领,柳毅被塞进了阎柔队伍,自以为聪明绝顶的阳仪被打发去了辽西,干干县令得了。辽东郡的接收工作,则交给了严纲和阎柔,一个负责武力威慑,一个负责怀柔安抚。
安排妥当,张承点齐赵云和五百精锐骑兵,带上一车“渔阳特产”(包括但不限于新式肉干、雪花盐、毛衣以及几坛“英雄血”),意气风发地直奔平郭县而去。他仿佛已经看到,几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名士,被他的人格魅力和“诚意”(主要是特产)打动,纳头便拜,口称“明公”的场景。
“子龙,你说这些大才,会不会被老子的王霸之气直接折服?”路上,张承骑着马,得意地问赵云。
赵云沉默了一下,委婉道:“主公……礼贤下士,或更稳妥。”
“放心!老子最懂礼贤下士了!”张承拍着胸脯,“保证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数日后,队伍抵达平郭县。此地靠近海边,气候相对温润,田野间能看到辛勤耕作的农夫,倒是一派宁静祥和。张承按照公孙度提供的模糊地址,一路打听,终于在一片竹林掩映、溪水环绕的茅屋群前停了下来。
只见溪边一块大青石上,一位穿着洗得发白儒袍、头发胡子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正襟危坐,手持一根长长的鱼竿,正在……垂钓。诡异的是,那鱼钩分明是直的!而且离水面还有三寸距离!
张承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他小声问赵云:“子龙,那老头……是在钓鱼吗?用直钩?还离水那么远?”
赵云也面露疑惑,低声道:“云亦不解。或许……是某种修身养性之法?”
张承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把土匪气质压下去),堆起自认为最和蔼可亲的笑容,走上前去,躬身一礼,声音尽量温和:“晚辈渔阳华雄,冒昧打扰老先生雅兴。敢问先生,可是管宁管幼安当面?”
那老者仿佛没听见,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根本不可能有鱼上钩的直钩,如同老僧入定。
张承等了半晌,没反应,只好提高音量又问了一遍。
老者这才缓缓转过头,目光清澈而淡然,看了张承一眼,微微颔首:“老夫正是管宁。将军寻我何事?” 声音平静无波。
张承心中一喜,赶紧说明来意:“久闻先生大才,雄虽不才,亦知治国安邦需倚重贤士。如今天下纷扰,辽东初定,百废待兴,雄特来恳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共谋大业,造福百姓!” 说罢,让亲兵抬上那车“渔阳特产”,“此乃渔阳些许土产,不成敬意,还望先生笑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