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们匕不匕见的!”张承一屁股坐在郭嘉旁边的石凳上,抓起桌上蔡琰做的桂花糕就啃,“老子就不去!谁爱去谁去!让曹操去,让袁绍去,让他们跟李傕郭汜在长安城下打出狗脑子,正好消耗实力!”
郭嘉捧着药葫芦,轻轻摇晃着,里面褐色的药汁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抬起眼皮,看向张承,眼神深邃:“主公,嘉以为……此事,渔阳不宜置身事外,但亦不宜亲身卷入。”
“哦?”张承来了兴趣,“怎么说?难道又有什么‘坐山观虎斗’的高级玩法?”
“非是观斗,”郭嘉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乃是……‘添柴加火’,并,‘趁火打劫’。”
他放下药葫芦,用一根枯瘦的手指,在石桌上轻轻划拉着:“李傕、郭汜相争,天子再陷危局,此乃天下共知。我渔阳若全然不理,固然可保一时清净,然于‘大义’有亏,恐予中原诸侯口实。若亲身卷入,则泥足深陷,空耗钱粮兵力,为我渔阳发展之大忌。”
“所以呢?”张承眨巴着眼。
“所以,我军当‘响应’号召,”郭嘉缓缓道,“但,只出‘声’,不出力。”
张承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光喊口号,不动真格?”
“然也。”郭嘉点头,“主公可即刻起草一篇檄文,言辞恳切,痛斥李、郭二人祸乱朝纲,表达渔阳军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迫切希望‘清君侧、迎天子’之‘赤胆忠心’。将檄文广传天下,尤其要确保传到曹操、袁绍、刘备等人手中。”
“然后呢?”
“然后?”郭嘉露出一个近乎狡黠的笑容,“然后我军可派出一支‘先锋’,可令子龙或严纲,率三五千骑兵,打出‘渔阳勤王先遣队’旗号,缓慢向长安方向移动。一路之上,不必急于赶路,可多与各地豪强、士族‘联络感情’,宣扬我渔阳政策之优渥,展示我军容之雄壮。若遇小股乱兵或盗匪,则剿之,以练新兵;若遇李、郭主力,则……避之。”……”
“高!实在是高!”张承拍案叫绝,“这就叫‘武装游行’加‘现场招聘会’!既占了勤王的大义名分,堵了那帮嘴炮党的嘴,又实际捞不到半点风险,还能顺便挖点墙角、练练兵!奉孝,你这脑子怎么长的?是不是偷吃我给小华安准备的‘益智核桃味辣条’了?”
郭嘉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家主公,继续道:“此为其一。其二,檄文之中,可着重强调李、郭二人‘劫掠天子,荼毒百姓’之罪,尤其要点明他们‘侵占府库,耗尽国资’,暗示其欠下天下人(特别是我们渔阳)巨债。将‘清君侧’与‘讨国债隐晦地联系起来。”
张承听得眉飞色舞:“妙啊!这样一来,咱们出兵(虽然是虚的)就名正言顺了!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讨债!是为了帮天子、帮天下百姓要回公道!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等以后咱们真打进长安,抄李傕郭汜的家,那就是天经地义的‘执行债务清偿’!”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李傕郭汜被绑在柱子上,哭着喊着求他用辣条抵债的场景。
“还有其三,”郭嘉最后补充,声音虽轻,却带着一丝冷意,“檄文发出,兵马(缓慢)出动之后,主公可私下修书一封与曹操……”
“跟曹阿瞒说啥?”张承好奇。
“不必多言,只需询问一句……”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就问:‘孟德兄,天子蒙尘,弟心甚忧。闻兄处粮草丰足,不知可否借调十万石,以资勤王义举?他日攻破长安,缴获优先抵偿。’”
张承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发出了一阵极其猥琐的“嘿嘿嘿”笑声,笑得旁边的糜贞都忍不住离他远了两步。
“绝了!奉孝你真是绝了!”张承捂着肚子笑,“曹老板自己都快穷得当裤子了,我还跟他借粮?这哪是借粮,这分明是恶心他!提醒他别想独吞勤王的好处,顺便告诉他,老子知道他也惦记着长安那块肥肉!他要是真给了,咱们白赚粮食;他要是不给,正好显得他小气,没有勤王的‘诚意’!哈哈哈哈!”
郭嘉微微颔首,深藏功与名。
于是,一场针对长安乱局的“渔阳式”应对方案,就在这秋日暖阳和桂花糕的香气中定了下来。
几天后,一篇文采斐然(管宁执笔)、声情并茂(张承提供了核心骂人灵感)、夹带私货(讨债)的《渔阳华雄讨李傕郭汜檄》横空出世,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传遍大江南北。
同时,赵云率领五千“渔阳龙骑”(新番号,士兵盔甲擦得锃亮,毛衣领子都熨得笔挺),打着“勤王讨逆,匡扶汉室”的大旗,浩浩荡荡……以每天三十里的速度,慢悠悠地朝着并州方向“转进”,沿途与各地士绅饮酒作乐(宣扬渔阳政策),偶遇小股山贼则雷霆剿灭(锻炼新兵“大数据”战法),就是不往长安方向急行军。
而张承,则真的给曹操去了一封极其“诚恳”的借粮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