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含泪带着皇帝和百官,上演东汉末年版“爸爸去哪儿”之迁都许县特别篇时,咱们的“天下第一搅屎棍”兼“兖州拆迁办主任”吕布吕奉先先生,正意气风发地站在刚刚“接手”的东郡城头上,享受着……呃,迷茫。
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他本来想着,曹操老贼不在家,兖州这群留守的弱鸡(在他眼里,除了曹操和他自己,其他都是弱鸡),还不是他并州狼骑一个冲锋的事儿?事实也差不多,夏侯渊那小子跑得是快,带着援兵回来死守鄄城,像个铁王八壳子一时啃不动,但鄄城外面的地盘,他吕布大爷还不是想拿就拿?
可拿下之后呢?
想象中箪食壶浆以迎吕将军的场面没出现,老百姓看他的眼神,除了害怕,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嫌弃?尤其是他宣布接管官府仓库,发现里面除了些陈年粟米,就是一堆印着“渔阳勤王贡献积分凭证”的破布条子,还有个屁用没有的“幽州牧华将军特供辣条兑换券(已过期)”!
“岂有此理!”吕布一脚踹翻了仓库里堆放的、印着“幽州”logo的空麻袋,“曹操这穷鬼!家里连点像样的金银都没有!还有这华雄!他的辣条券怎么撒得到处都是?!”
副将(原河内军阀张杨的部将,现在跟了吕布)小心翼翼地提醒:“温侯,听闻那渔阳辣条,在北地极为风行,据说……据说能当军粮,还能提神……”
“提个屁!”吕布烦躁地挥手,“老子现在需要的是真金白银!是粮食!是能让弟兄们卖命的东西!不是这闻着香、吃不饱的零嘴!”
正发着火,手下又来报:“温侯,抓住几个形迹可疑的商贩,身上搜出不少……这个。” 亲兵捧上几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吕布拿过来一看,油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个红辣椒,下面一行小字:“吕氏秘制·劲爆辣条(仿幽州风味)”。
“???”吕布脑袋上冒出三个问号,“这什么玩意儿?”
打开一包,一股类似幽州辣条、但更加刺鼻呛人的麻辣味扑面而来,颜色也比正版更加红艳,红得有点……不自然。
“温侯,此乃……此乃本地奸商,见幽州辣条紧俏,私自仿造的……山寨货。”亲兵解释道。
“山寨货?”吕布捏起一根,这“吕氏辣条”比正版的更粗更硬,看着倒是挺扎实。他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仿制品说不定也能吃”的原则,尝试着咬了一口。
下一秒——
“噗——!!咳咳咳!水!快给老子水!”吕布被那直冲天灵盖的、混合着劣质辣椒素和未知香料(可能是墙灰?)的怪味呛得涕泪横流,感觉喉咙像是被砂纸打磨过一遍!
“妈的!什么鬼东西!比华雄的还难吃!”吕布猛灌了几大口水,才把那股火烧火燎的感觉压下去,气得他把剩下的“山寨条”摔在地上,“把这些造假的黑心商贩,给老子拖出去砍了!”
就在这时,他麾下为数不多带脑子的将领张辽(张文远)闻讯赶来,捡起地上那包“吕氏辣条”看了看,又嗅了嗅,眉头紧锁。
“温侯,此事……或许另有蹊跷。”张辽沉吟道。
“蹊跷?不就是造假吗?”吕布没好气地说。
“非也。”张辽分析道,“幽州辣条风靡北地,其味独特,难以仿制。这些山寨货色,味道如此恶劣,却能在此地流通,说明……说明此地百姓,甚至可能包括部分军士,对那幽州辣条,有着极大的……需求。”
吕布一愣:“需求?就这破玩意儿?”
“温侯,您久在并州,可能有所不知。”张辽耐心解释,“据闻幽州辣条不仅味美,且便于携带储存,军中偶食,确能提振精神。更关键的是,此物在曹操治下兖州,因贸易封锁,极为稀缺,价格高昂。这些山寨货虽劣质,却能大行其道,正反映了此地……物资匮乏,尤其是缺乏如辣条这般能慰藉人心之物。”
吕布听得有点绕,但不妨碍他抓住重点:“文远你的意思是……这辣条,很重要?”
张辽点点头,又摇摇头:“辣条本身或许不重要,但它代表的东西重要。它代表着一种……吸引力,或者说,是一种人心所向。华雄能以此物收揽北地民心,甚至让曹操的士兵都念念不忘。我们如今占据兖州部分郡县,若想在此立足,光靠武力恐难持久,也需收买人心。”
“收买人心?”吕布挠了挠他那帅气的头盔,“怎么收?咱们又没辣条!难道去幽州买?华雄那厮肯卖给我?”
张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温侯,我们何须去买?我们可以……自己‘造’!”
“自己造?”吕布看了看地上那包堪比毒药的“吕氏辣条”,一脸嫌弃,“就造这玩意儿?怕不是先把自家弟兄毒死了!”
“非也非也!”张辽凑近几步,压低声音,“温侯,我们不必追求那麻辣滋味,那是幽州秘方,难以仿效。但我们可取其形,改其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