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的到来,如同给吕布这辆横冲直撞的破车,硬生生装上了方向盘和导航仪(虽然司机可能还不习惯看路)。他上任军师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吕布集团最混乱的内政。
“温侯,欲图霸业,先安民心。欲安民心,先定秩序。”陈宫拿着连夜赶制的《东郡临时治理条例(草案)》,对着还在跟“吕氏杠条”较劲(试图改良口感)的吕布,开始了他的“新政宣讲”。
“首先,停止无序劫掠!凡我军所占城池,需派兵维持秩序,保护士绅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按……按前朝旧制,酌情收取赋税,不得滥征!”
吕布叼着半根杠条,含糊道:“不抢?那弟兄们吃啥喝啥?光靠这玩意儿?”他晃了晃手里黑乎乎的杠条。
陈宫耐心解释:“温侯,劫掠如同竭泽而渔,可得一时之利,却失长久之基。我们需让百姓休养生息,让他们种地、做工、经商,我们才能有稳定的粮饷来源。这比抢一次就跑,要划算得多。”
张辽在一旁连连点头:“军师所言极是!末将也觉得,总靠抢不是办法。”
吕布将信将疑,但看在陈宫和张辽的面子上,还是挥挥手:“行吧行吧,听先生的!告诉下面那帮杀才,都给老子收敛点!谁再乱抢,军法从事!”
“其次,”陈宫继续道,“整顿军纪,明确赏罚。凡作战勇敢、遵守纪律者,按功行赏,记录在案,未来凭功绩晋升、分田!凡扰民、怯战、违令者,严惩不贷!我们要的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强军,而非流寇!”
这一条吕布倒是很赞成,他最恨手下不听指挥:“这个好!谁不听先生的,就是不听我吕布的!文远,这事你盯着!”
“第三,”陈宫目光扫过桌上那包作为“反面教材”的幽州辣条,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关于这‘提振士气’之物……‘吕氏杠条’虽能果腹,然过于粗粝,恐难收将士之心。我等可尝试……仿制那幽州辣条。”
“噗——!”吕布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仿制辣条?先生,你不是说不能学华雄那套奇技淫巧吗?”
陈宫一脸正气:“此非学其奢靡,乃是取其长处!辣条便于携带,味道刺激,确能提振士气。我等仿制,并非为了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军心士气!且,我们可加以改良,使其更……质朴,更符合我吕家军艰苦朴素的作风!”
说白了,就是既想蹭辣条的热度和功能,又不想承认自己在模仿华雄,还要打上“吕氏特色”的标签。
吕布听得云里雾里,但觉得“提振士气”四个字很顺耳,大手一挥:“准了!这事也交给文远你去办!务必弄出咱们吕家军自己的‘士气条’!样子要比华雄的粗!味道要比华雄的冲!关键是,要顶饿!”
张辽:“……诺。” 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陈宫的新政如同几剂猛药,给混乱的吕布集团强行灌了下去。效果嘛……立竿见影,但也伴随着强烈的“副作用”。
停止劫掠的命令一下,不少习惯了“快钱”的并州老兵和河内降兵顿时怨声载道,觉得跟着吕温侯混,连口“外快”都没了,光靠那点微薄军饷和硌牙的“杠条”,日子过得紧巴巴。军纪整顿更是触动了不少兵痞的利益,一时间军营里暗流涌动。
而张辽负责的“吕氏士气条”研发项目,进展更是堪称灾难。为了达到吕布“粗、冲、顶饿”的三重要求,工匠们往豆粕、麦麸里疯狂加料,什么茱萸粉、花椒末、甚至少量石灰(?!)都敢往里掺,最后压制出来的“士气条”不仅颜色诡异(暗红色带黑点),硬度堪比铁条,味道更是集酸、辣、苦、涩、麻于一体,吃一口能让人怀疑人生,精神是“提振”了——直接被那怪味刺激得睡意全无,甚至有点想吐。
偷偷尝了一口的吕布,脸色变幻如同开了染坊,最终一言不发,默默走到墙角喝了三大瓢凉水。
就在吕布集团内部因为改革而鸡飞狗跳之际,曹操的报复终于来了!
夏侯惇、于禁率领精锐曹军,直扑吕布占据的濮阳。曹操这次学乖了,不再跟吕布硬碰硬,而是采取了骚扰、断粮道、分化瓦解的战术,同时散布谣言,说吕布的“士气条”是用马粪和墙灰做的,吃了会变哑巴!
吕布闻讯大怒,亲自率军迎战。两军在濮阳城外摆开阵势。
曹军阵前,于禁令旗一挥,前排士兵突然齐刷刷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赫然是正版幽州辣条!虽然数量不多,但那熟悉的、霸道的麻辣香气顺风飘来,瞬间就勾得吕布军前排士兵喉咙滚动,眼神发直!
“曹公仁德!犒赏三军,幽州辣条,提神醒脑!”曹军士兵一边炫耀般地撕开包装,一边齐声高喊,还故意嚼得很大声。
吕布军这边,士兵们看着对方手里那红油油、软韧韧的辣条,再想想自己怀里那根黑乎乎、硬邦邦、味道感人的“吕氏士气条”,顿时觉得手里的兵器都不香了。军心,肉眼可见地出现了动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