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最终还是决定去北海“赴宴”。
倒不是他心胸有多宽广,实在是被那水泥迷宫憋得够呛,再加上那包“将军宴限定版”辣条的后劲太大——他吃完一口想两口,吃完两口想火锅,满脑子都是那红油翻滚的画面,连梦里都在涮毛肚。
“主公,此去凶险,那华雄诡计多端,恐是鸿门宴啊!”沮授苦口婆心地劝谏。
田丰更是直接:“主公乃三军统帅,岂可轻入虎穴?华雄此举,分明是戏耍于您!”
袁绍摸着胡子,眼神飘忽:“咳咳,本将军岂是贪图口腹之欲之人?此去……乃是探查敌情,观其虚实!若华雄真有诚意化干戈为玉帛,于我大军亦是好事。若其有诈,哼,我正好当面斥其无信于天下!”
众谋士:“……” 您说这话的时候,能别老瞟那包已经空了的辣条包装吗?
于是,袁大将军点了颜良、文丑(刚从迷宫出来,还有点晕头转向)以及张合、高览四员大将,外加郭图、逢纪两位“贴心”谋士,带着五百精锐护卫,打着“友好交流”的旗号,怀着复杂(主要是馋)的心情,朝着北海进发。
一路上,袁绍算是开了眼。
原本预想中的穷山恶水、边塞荒凉半点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阔的“水泥官道”,路上“东风物流”的驮队、车队络绎不绝,旗帜上的辣椒图案格外醒目。沿途所见村落,房屋多是灰扑扑的水泥搭建,虽不华丽,却显得整齐坚固。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更有不少穿着统一“幽州工装”的百姓在兴修水利(用的自然是水泥)。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小孩边跳着奇怪的舞步(巴扎嘿),边啃着红油油的条状物(辣条)……
“这……这幽州,何时变得如此……富庶?”袁绍有些难以置信。跟他想象中那个苦寒之地完全不同啊!
郭图凑趣道:“定是华雄搜刮民脂民膏,虚饰繁华!外强中干尔!”
逢纪也点头:“正是,正是!表面光鲜罢了!”
然而,当他们抵达北海城下时,连郭图和逢纪都闭上了嘴。
只见一座完全由灰色水泥浇筑而成的巨大城池矗立在渤海之滨,城墙高厚,棱角分明,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各种口音的商贩吆喝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味道——海风的咸腥、水泥的尘灰,以及……那该死的、无处不在的麻辣火锅香!
“末将文丑,愿为先锋,先登此城!”文丑一看这水泥城,想起迷宫里的憋屈,顿时怒从心头起,抱拳请战。
袁绍还没来得及说话,城门大开,一队人马迎了出来。为首者,正是穿着一身骚包亮银色“幽州牧限定版”水泥盔甲(其实是刷了银漆)的张承。
“哎呀呀!本初兄!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您给盼来了!”张承热情洋溢地跳下马(动作略显浮夸),上来就要给袁绍一个拥抱。
袁绍下意识地后退半步,保持大将军的威严,矜持地点点头:“华将军,久违了。” 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张承身后瞟——那里跟着郭嘉、贾诩、太史慈、赵云等人,个个精神饱满,衣着光鲜,尤其是郭嘉,居然裹着一件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雪白貂裘,手里还假模假式地晃着把羽扇(贾诩送的)。
“本初兄一路辛苦!快请快请!城里都备好了!”张承仿佛没看见袁绍的矜持,亲热地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城里走。
一进北海城,袁绍和他的随从们更是眼花缭乱。
街道是水泥铺就,平整得能照出人影。两旁店铺林立,招牌五花八门:“巴扎嘿辣条总店”、“北海水泥皂直销处”、“幽州羊毛衫工厂店”、“夫余皮毛专卖”、“高句丽泡菜坊”……甚至还有一家“东风物流快递点”,门口排着长队。
更夸张的是,街上的百姓个个面色红润,衣着整洁(多是羊毛衫),看到张承的队伍,不仅不害怕,反而纷纷笑着打招呼:
“华将军好!”
“主公,今天超市辣条打折,别忘了去抢啊!”
“将军,俺家新装了水泥地暖,可暖和了,您有空来坐坐!”
张承也笑嘻嘻地回应:“好好好!大家都好!老王头,你家那火锅底料留点给我!”
“放心吧李婶,打折辣条管够!”
袁绍:“……” 这特么是军阀和百姓?这分明是街坊邻居唠嗑呢!
颜良文丑等武将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物资充沛的景象,再想想自家军队在迷宫外啃干粮的惨状,心里很不是滋味。郭图逢纪则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贬低这一切,却发现词穷——这北海城,看起来确实……挺像那么回事儿啊!
张承直接把袁绍一行人带到了新建成的“北海国宾馆”——一座完全由水泥构建,却雕梁画栋(也是水泥雕的)、极尽奢华的巨大建筑。门口甚至立着两个威武的水泥狮子(张承恶趣味,让王铁柱照着他手机里存的照片雕的)。
进入大厅,更是亮瞎眼。光滑如镜的水晶地面(其实是高纯度水泥抛光),需要脱鞋才能上(张承美其名曰“保持卫生”);墙壁上挂着巨幅“水泥浮雕画”,内容是《幽州军民巴扎嘿大联欢》;穹顶悬挂着巨大的、用无数小辣椒串成的“吊灯”(不亮,纯装饰);连侍者都穿着特制的、印着“北海欢迎您”和辣椒图案的修身“水泥灰”制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