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完黄逢乾、王志成、徐秋英三位老组长,林鸿彬转身便将郭子好与邱明林召到办公室。
“你们家里亲戚中,有没有正在上高中的孩子?要是有,可以叫他们来林场做段暑假工。”场长这是给他们发另一种形式的福利了。
“我们现在去找人?” 郭子好问道。
“嗯,可以,早去早回,路过石谷村时,让生产队长也安排些高中生过来。”宿舍还有不少空余,还能住不少人。
一会之后,郭子好开着拖拉机载着邱嫂子出发了,邱明林要跟着老师,不想离开,让邱嫂子做代表回去叫人。
傍晚时,郭子好和邱嫂子回来了,拉回来了6个高中生,一人找了3个人,5男1女,都带着行李,还好夏天的行李少一些。至于村里的,他们明天过来。为了公平,这8人林场给包三餐,但工资会比村里的孩子低一点。
晚饭后,林鸿彬把林场那些不是组长的知青召集过来,需要给这些人打打鸡血,需要给他们“赋能”,周围还有一些其他人在围观。
“我这人不喜欢开大会,所以我们之间交流比较少,今天把大伙召集起来,就是互相沟通一下,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有什么问题,不方便跟你们组长交流的,现在都跟我说说。”林鸿彬开门见山,语气亲切。
话音刚落,林巧玲便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俏皮:“场长,我也想进步,我也想当组长。”
这也只有自家人敢在这场合叫嚣。
林鸿彬闻言,故意打趣道:“那我给你安排个‘有机肥试验组组长’怎么样?”
“什么是有机肥?”林巧玲一脸茫然,周围的知青也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
“有机肥俗称农家肥!”林鸿彬解释道。
大家都在干农活,当然知道农家肥是什么了,一时间都在起哄:“场长,要给林巧玲同志一个有机肥组长当当!”
还有直接朝林巧玲喊“有机肥组长”的。林巧玲满脸通红,朝喊的最大声的那几位比了比她的小拳头。
“场长,她威胁我,她威胁我啊,快管管她。”
一时间场面轻松的许多,没有刚开始时那么严肃。
“好了,安静下。”
等场面稍微安静后,林鸿彬接着说道:“你们还别嫌弃,教员在《关于生猪业发展的一封信》中说到,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如果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来源就解决了。搞有机肥可是教员支持的事!”
这一下全场都安静了,林鸿彬也接着说下去。
“有机肥相比化肥,其实有很多优势:既能改良土壤,又能减少污染,还能降低种植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好项目。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了。
用农家肥肥田在国内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就做研究这一方面才刚起步,这个应该属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学科,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了解了解,如果有人愿意做这方面研究的可以找我。”
这下场下的知青们开始窃窃私语了,林鸿彬也不阻止,这又不是严肃的会议,这种轻松的讨论氛围,正是他想要的。
等聊了差不多了,林鸿彬接着说:“我刚才说了有机肥也是科学,这说明一件事,科学没什么玄虚,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我们身上穿的、平时用的都有很多科学问题等着各位去发现、去研究。”
“比如用什么样形状的牙刷刷牙舒服、用什么样的肥皂清洗脸洗的更干净、怎么让农药毒性低杀虫效果又好、怎么轮作让蔬菜高产、怎么让动物长的快等等。科学并不全是高大上的,并不是只有把卫星送上天才是科学。”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科学院都有哲学社会科学部,包括哲学所、经济所、世界经济所、文学所、外国文学所、语言所、历史所、考古所、民族所、世界宗教所和情报所等等。
研究经济规律是科学,探索哲学原理是科学,梳理历史脉络也是科学。
科学有非常多得门门类类的,我们的思维也要活一点。要善于找机会。”
“机会在哪里?我们换个通俗一点的角度,我们所做的一切,基本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拥有能保卫我们衣食住行的能力。只要把这个需求摊开、细分,你就会发现有无数的机会。”
“场长,那你帮忙细分一下呗!”
“我都干了,那还要你们做什么?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去开拓思维,不要等着别人喂你饭吃。”
“现在,你们要结合林场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去实践。”
众人有所思。
林鸿彬继续说道:“有人把人生当做长跑,每个人的起点各不相同,这些起点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在这场人生的长跑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跑完全程,以及到达终点时的状态和成就。现在跑的快的不一定是先到终点,不一定有最高的成就。你们要趁着没有诸事缠身,多学多看多思考,争取做最有成就的那一波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