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的任务下达完了,林场的新年计划会也得开一开了。赶在过年前,林场召开了一次新年工作计划讨论会。
会议伊始,林鸿彬明确会议基调:“在教员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战友们的努力下,我们林场去年的工作出乎意料,应该说我们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啪啪啪啪~”郭子好、邱明林等人带头鼓起掌来。
他们经历过林场最艰苦的日子,对现在的生活才有更多的感触。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
林鸿彬接着说道:“说实话,去年刚来的时候,我没觉得我们能干出什么大成绩,能用一年时间让战友们吃饱吃好还有所盈余就很不错了,说来农村‘大有可为’,但那时候更多是给自己画饼,没成想咱还真把饼烙熟了,而且味儿还挺香!”
黄逢乾、王志成等人会心一笑,脸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光彩,印堂发亮。
只是苦了黄镇山、张青萍、陈斌他们三个后来的,有点跟不上频道,他们来了之后就没受过苦,无法感同身受,只能露出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
“今年我们林场升级了,不再由林业管理局托管,而是由县革委会直属,县里给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两字:育种。除了每个月8万的孵化任务,剩下的活儿咱自己说了算,自由发挥!”
他话锋一转:“新的一年,我们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讨论我们新年的工作。孵化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我们不做讨论了。来,现在自由发表你们的想法,别憋着!”
林鸿彬话音刚落,会场瞬间安静,一群半吊子,让干活没问题,让主动想计划?那可就犯难了,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先开口。
最后还是半专业人士邱明林救场,他清了清嗓子:“场长,还有各位同事,我主抓食用菌的人工种植这方面,我就说说食用菌。
现在有香菇、木耳、银耳、羊肚菌、平菇五种菌子小规模种植比较成功,但还有很多问题。红菇、竹荪等小规模种植不算成功的问题更多更大。”
他掰着手指头数问题:
“一是主基料配方要继续试验,不同的材料还是要调整一番。二是竹罐不太适合做装培养基的容器,得寻找方便装料的容器和机器。三是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还要细化。
要做推广,这三个问题必须解决。”
这个问题林鸿彬心里有谱,这事儿简单,用套袋技术啊。
食用菌种植一般使用覆土法和袋培法。覆土法优点是操作简单,适合家庭和小规模种植;缺点是管理较为繁琐,需要频繁调整湿度和通风。
袋培法优点是适合大规模生产,管理相对集中;缺点是初期投资较大,且需要更多的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不过现在林场刚接触这行,经验少得可怜,林鸿彬还是觉得套袋更靠谱。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说干就能干,得看食用菌在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的表现。要是能卖出外汇,上级指定得把林场当宝贝,到时候要塑料袋、要套袋机,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闽省搞食用菌人工种植的又不是只有青云山知青林场这一家,特别是玉田县,人家搞食用菌种植数百年了。只是栽培技术问题,无法大规模推广,造成产量不足。
比如银耳、木耳,现在用的是椴木栽培;比如香菇,现在最先进的是木屑菌丝压块栽培技术;竹荪、羊肚菌、茶薪菇等都还没有规模化种植。
这一对比,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技术已经领先一代,妥妥的行业新锐。
想明白这些,林鸿彬就开口了:“嗯,容器我们可以考虑用塑料袋,先买点儿回来捣鼓捣鼓。只要在出口商品交易会卖的好,容器和机器就可以找上级支援解决。
春季出口商品交易会在4月15举行,也只有两个月多的时间了。我们这两个月先找供销社找一些塑料袋,推演、试验一番。还有就是灵芝的种植也得小规模试验了,这个会后我们再继续聊。”
“明白”邱明林一听这话,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也不再说什么了。
但邱明林一说完,又陷入一阵沉静,现在的这些知青,交代他们做事都没什么问题,但让他们讨论新年工作的任务、目标,总感觉小心翼翼的。
林鸿彬一看这架势,直接点名坐在邱明林下方的林家胜:““大伙儿别这么拘谨啊!就是聊个工作,又不是考试!家胜,你先来,别躲!”
林家胜负责杂项中心,包括渔场、蜜蜂研究、茶叶研究、果树油茶树等苗木管理等。
他赶紧站起来,跟汇报作业似的:“场长,各位领导,我们杂项中心新年有几个任务。”
“一是蜜蜂育种分群。从农林大学传回来的消息,我们林场的蜜蜂采集力强,产蜜量大,非常适合推广。今年我们准备开始人工培育蜂王,以快速扩大种群。好蜜蜂谁不想要?推广起来绝对没难度!”
“二是养鱼,主要是加强我们渔场的人工育苗,鱼塘这里可以规划为人工育苗基地和虾池,养鱼可以在水库养,水库的鱼苗场长你得帮忙想办法解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