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冬天的蔬也多,搞大棚会不会亏?” 蔡德海有点担心。
“亏肯定不会亏,就是现在还挣不了多少。”
林鸿彬话锋一转,“但这技术在北方用处可大了!您想啊,这会儿北方天寒地冻,中央首长们估计还在啃萝卜、吃大白菜,要是在北方搞几个这样的暖棚,两个月内就能吃上新鲜菠菜,后续还能不断收获蔬菜,多实用。”
蔡德海眼睛一亮,倒吸一口凉气:“嘶~你把资料给我,我弄好马上联系张书记,然后抓紧上报。”
蔡德海眼神里满是兴奋,那模样,分明是也看到了 “大功劳” 再往跟前飞。
林鸿彬赶紧把早就准备好的资料递过去 —— 这日光暖棚技术,参考的是穿越前 90 年代末的成熟技术,可比现在北方用的那种又短又窄、保暖差的一代暖棚强多了,绝对能让首长们眼前一亮。
林鸿彬又递上《果树密植、矮化试验申请书》。
“今年要搞果树?”蔡德海挑眉。
“林场养了那么多的动物了,后续的试验也都是水磨工夫,出结果还早,所以想着找些新项目。”林鸿彬解释道。
“那这密植、矮化技术有什么来头?”蔡德海翻着申请书问。
“国外搞这个已经几十年了,从得到的消息看,密植、矮化栽培有很多优点,能早结果、早丰产,整体产量也能提高不少,果实品质也更好,还方便管理,节省土地等等,反正优点很多。
当然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耗人工,植株小根系也小,对肥水要求高,容易受到病虫害等等。”
“优势这么多,那就搞!” 蔡德海拍了板,“咱们县最不缺的就是人工,这点弊端不算啥。就是这果树种植,一年半载出不了成果吧?”
“所以我们还准备搞这个。”林鸿彬又递上《药材人工种植试验申请》。
“药材人工种植我准备找中药店的合作,他们做技术指导,最后收购,我们林场出人出地。”
“这个可以。”蔡德海没多犹豫就同意了
“领导,我想向你要人,搞果树密植、矮化需要一个技术专职,我们林场那个专职技术员现在专心搞食用菌的研究,分不开身。”
“现在有技术的人员县里也缺啊,你们不是跟农林大学的合作吗?还有你们公社那不是还有下放的技术人员?怎么还需要技术人员?”蔡德海来个三连问。
“农林大学太远了,写个信来回都需要好多天啊。公社的技术员不是专业搞果树的,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调回去了。”林鸿彬无奈地解释。
“之前不是安排两个退伍军人过去了吗,你们就自己教,让他们学,自己培养出来的人,知根知底才靠谱。”蔡德海想了想,出了个主意。
“行吧,我们慢慢搞吧!”林鸿彬也没再坚持,技术人才到处都缺。
临走前,他还把祝晓燕要休产假、林场需要一名医生,同时也把祝爷爷的申请也跟蔡德海提了提,算是提前报备。
离开办公室时,手里多了一张手扶拖拉机的批条。林场只有一辆拖拉机有点不够用了。
蔡德海还给林鸿彬画了饼:只要食用菌和羽绒卖的好,就给林场配一部吉普车。
林鸿彬也没等张钰琪,开着拖拉机慢悠悠往林场赶。
张钰琪留下来处理油印册子的事,要在县里住上几天,反正有地方住。有了过年前送的年货,办事应该很顺利。
林鸿彬也不担心张钰琪的安全,张钰琪跟他一样在民兵司令部兼职,也有配枪。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