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厅颁发的“1972年度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范单位”。
在林鸿彬个人方面,省革委会颁发的:“闽省1972年度上山下乡工作模范标兵”、“闽省1972年度学习教员‘5.7指示’模范标兵”、“1972年度学习教员思想先进个人”;
榕城军区颁发的“1972度民兵工作先进标兵”;
农业厅颁发的“1972年度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奖”。
虫子养鸡技术、甘蔗渣发酵饲料技术被闽省农业厅评为:“闽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相关人员邱明林、邱南杨、张启雄三人被农业厅评为“闽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先进标兵”。
甘蔗渣发酵酒精技术被闽省轻工厅评为“闽省轻工科技进步奖”。潘金星老师也被闽省轻工厅评为“闽省轻工科技进步先进标兵”。
当然,农林大学、省微生物研究所、清源县革委会、清源县农业局、清源县“四个面向”办公室等也都得到奖励。
会后,一群人拿着奖状开心的一起合影。
能不开心嘛,邱明林进知青林场跟发配没区别,潘金星老师一大学副教授下放农村支援农村教育,哪里会想着要搞什么研究然后得奖。
邱南杨、张启雄倒是来技术支援的,但也没想着能这么快出成果啊。特别是邱南杨,他不认为一个小知青林场能有多大的作为,没想这么快的打脸了,当然这种打脸他是很愿意。
省微生物研究所也在种菌子,但用的是瓶法小规模养殖,一直无法扩大规模。
但青云山知青林场路子野的很,培养基料用的随意,甘蔗渣、秸秆、稻草、米糠、麦麸、木屑、油茶壳等有什么用什么,装基料的容器也很大胆,竹筒、塑料袋等,什么方便用什么,没想效果还很好。
果然做农业科研的还是得下基层,接接地气才行。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