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鸿彬就赶着去坐公交车了。这次没有去其他地方乱逛,火急火燎的赶回林场,毕竟老婆临产,还得抓紧回去。
到了林场,祝晓燕在奶奶的陪护下散步。看到林鸿彬回来,两人的脸上都露出笑脸。
“回来了!”
“嗯!”
“赶紧去洗洗。”
“好!”
两人的对话简洁得跟电报似的,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奶奶在旁边看着,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也不插话,就喜欢看小两口这默契劲儿。
林鸿彬一进办公室,就把单位的奖状往郭子好桌上一放。郭子好还没来得及伸手,旁边仨女同志跟蜜蜂见了蜜似的围了上来。
“郭主任,贴奖状这活儿我们来!”张清妍说道。
林巧玲更直接,趁郭子好注意力全在张清妍身上,手一伸就把奖状抢了过去,清了清嗓子念起来:
“闽省1972年度山下乡工作模范单位、闽省1972年度学习教员思想先进单位、闽省1972年度学习教员‘5.7指示’模范单位、1972年度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范单位。”
“耶~耶~耶~”仨人跟中了奖似的欢呼。
“不对啊,场长,你个人的奖状呢?”陈晓庆心更细一些,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没有,再见!”林鸿彬拔腿就溜。
“场长,哥,哥,你别跑啊,我们又不会让你请客。”
三个大丫头太能闹腾了,不跑是傻子。
林鸿彬把奖励的票券给财务入账,然后回到宿舍。
先给奶奶炖的鸡汤里加了点羊肚菌,然后进空间洗洗刷刷。
吃完晚饭,和郭子好、黄镇山等几位聊起天。
“镇山,场上那辆新拖拉机是我们林场的吗?”
“对头,前天刚送过来,现在车子的安排就顺畅多了,原来一辆车太少了。”
“场长,古邑公社前几天运走50头野猪仔。200头的竹鼠。”郭子好说道,林鸿彬不在的时候,这种日常事务还是郭子好负责。
“他们的养殖场搞的这么大动静?”林鸿彬有点意外。
“对,我去看了,建的跟我们这基本一样,都是学我们的,哈哈!”
“呵呵,老杨不厚道,把我们的好东西都学去了,改天得找他喝一杯。”
“食品站他们那边给了通知,说是从下个月开始,不再收购活鸭活鹅了,但收购处理好的鸭、鹅。”郭子好又说。
“他们这做的不地道啊!”张钰琪有点气愤,她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接触社会也才几个月,对她来说,食品站的行为无疑的背叛。
“正常的,大家都开始养鸭了,活鸭买不动了,运到其他地方又太麻烦,亏本的生意当然是不能做的。所以我上次说了,工作要有忧患意识,做东西要有不替代性。”
“场长,你这是高瞻远瞩啊!”
“场长,那这么多鸭要卖给谁啊?”张钰琪问道,她还是没放心。
“只要现在全国还缺肉,我们养的再多都不怕没人要,而且我们养鸭的成本很低,价格可以定的很低。”
甘蔗渣养鸭鹅的成本确实不高,等羽绒能卖钱后鸭鹅肉的成本就更低了,做成熏腊品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
鸭鹅毕竟不是一类商品,不是全国统一价,各省市的定价还是有差异的,成本低在定价方面就很有优势。
“前几天县里从我们这里借了5个知青走,陈建新带的队。听说是一个孵化场的孵化率才3成多,损失了6万多枚鸭蛋,县领导气的直接让孵化场的场长换人。”黄镇山爆了个料。
“三成多?”林鸿彬都惊了,“也真是人才啊,我们的手册上写的那么仔细,人还在我们这里学习过,还会搞出这么大的纰漏。”
如果比较严格的按林场写的手册上进行操作,鸭蛋的孵化率基本能达到7成以上,这也是县里给几个孵化场下达的合格指标。
“还有把鸭给喂死的,听送甘蔗渣的司机师傅们说,平原地区有几个公社给小鸭子喂了太多的甘蔗渣饲料,直接死了好几百。”
“平原地区自古就是养鸭区,那养鸭的经验怎么说都比我们好,怎么还会出乱子?而且鸭子可不怕撑,应该是鸭子还小就喂甘蔗渣了。”林鸿彬猜测道。
“谁知道呢!”
“对了场长,县里要求我们先提供一批鸭仔,先补给那几个没有收到鸭仔的公社。” 郭子好又转回正题。
“县里要多少?”
“至少三万!”
“我们这有没多余?”
“从古邑、麦山公社的份额里先挤一些出来,下个月我们能出两次鸭苗。”
“那就先给他们。”林鸿彬拍板。
回林场的第二天,林鸿彬找上管理暖棚的谢秀福,让他在暖棚里划了块地给他育苗。
林鸿彬今年要去参加全国党代会,所以他准备弄些巨型南瓜当礼物,空间里的最大南瓜能长到600斤左右。
除了给南瓜育苗外,还要给铁皮石斛、金线莲、绞股蓝、黄精、麦冬、太子参等的育苗。山区的温度比平原低好多度,所以种菜会比平原地区的晚一些,但育种可以先育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