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奶奶在照看两个小家伙,爷爷、祝晓燕和林鸿彬先吃饭,林鸿彬说起上大学的事情。
“爷爷,机会难得,要不把大队符合条件的青年也送到林场,一起学点?”
“这个可以,不过整个大队也就三四个符合条件,就算上报上去,也不知道能批几人。”
“今年不是要开荒吗,还有种了在山里收获的那些水稻吗,给他们挂个开荒青年突击队、良种种植突击队的名头,到时候请县里的人来一趟,应该就有名额了。”林鸿彬给出了个主意。
林爷爷听了之后,扒饭的手停了一下,想了想:“这倒也是个办法,我吃完饭就找人去!”
聊这个话题的时候祝晓燕都没有插嘴,只顾着吃饭。
吃完饭,林鸿彬和祝晓燕回到房间里带娃。
“晓燕,要不你今年一起试试?”
祝晓燕头也不抬,回道:“算了,宝宝还小,等明年吧!”
“明年不一定有这种机会了!”
“那就等有机会再说,我想看着宝宝长大!”
“诶,行吧!”
两个世界如此相像,看情况过几年也可以恢复高考了,这时间都够再生养一胎的了。
过了两天石洋大队的送来三个青年人,一个生产队一个。郭子好和邱明林各带来两个青年人,陈斌带了一个。
老师也到位了,林场的补习学校开学了。
古邑高中就开了一个班,各科就一个老师,林场的知青光靠中学的那些老师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所以,林场的这些知识分子没也都没闲着。张启雄和邱南杨兼了数学老师的任务,祝爷爷兼了化学老师,林鸿彬当上外语老师和语文老师,黄镇山当上政治课老师。
由于林鸿彬最近晚上要回家,他的课都是在中午。
林场的其他领导也没办法闲着,郭子好负责每天接送,张钰琪负责后勤。
潘金星老师、郑少远老师来林场跟回家差不多,但其他老师就有点拘谨了。
补习学校首先对一群人进行摸底考试,然后按成绩分班。
一直在准备考试的黄逢乾、徐秋英、王志成三位自然而然的排在前三,而村里送过来的7位年轻人的成绩处于高中生里靠后的位置。
毕竟林场的考核里有学习要求,林场的知青们一直没有中断学习。而从村里来的几位白天在干农活,晚上家里没有电灯,高中毕业几年后基本没有学习了。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