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日头正烈,林鸿彬拎着行李,快步走到办公楼下,早早的待着等李副主任。
与李副主任汇合后就一起坐上车,一行4人一起挤在一辆吉普上,另外两位是四个面向办的工作人员,年纪看着比林鸿彬大一点。
李副主任与林鸿彬搭上几句后就开始闭目养神,林鸿彬也学着他的样子眯起眼,却没真的睡着。
没空调的车厢那是真的热,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时,车身还会时不时颠簸一下,还能清晰地闻到窗外飘进来的尘土味。
约莫两个小时后,车子抵达福唐县轮渡码头。
下了车,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一股淡淡的腥味。
几人换轮渡,刚走下船,就见几位穿着中山装的干部迎了上来,应该是认得李副主任。
一阵寒暄后直接把一行人接到招待所,稍微安顿下又被接到县革委会,还是一阵寒暄。
林鸿彬也对海山县的领导们一阵观察。大部分人都带着老兵的气息,皮肤粗糙黝黑,在海岛长期生活的特色明显。
“这位就是林鸿彬同志,韩书记特地给安排到这个考察组来,他这次会在你们县考察一段时间。”李副主任郑重的向海山县领导介绍身侧的林鸿彬。
海山县领导基本都表现出诧异的神色,他们从来没想过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人物看着是这么的年轻。
“林鸿彬同志,欢迎欢迎,我们可是向地委领导申请了好几次了,总算把你给盼来了。”还是县委书记反应快,一把手的握住林鸿彬。
林鸿彬感觉到县委书记的手掌、虎口是都是厚茧。
然后是其他县领导也热情和林鸿彬握了手,大部分人手上都有茧。这年头,大部分领导除了经常握枪,干活也是真干活啊。
但海山县里的领导们心里在犯嘀咕:人这么白嫩,手虽然有劲,但一颗茧也有没有,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但脸上个个都没什么动静,都县委领导了,这点养气的功夫还是有的。
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算是正式开始巡查工作,一行人首先巡查的是一个知青林场。
这个知青林场就在海边,驻地离海岸也就数百米,牌子上挂的是:海山县国营林场第五分场。
一阵寒暄,也没有特别的介绍林鸿彬,只是告诉知青们这是工作组的林副组长。林鸿彬站在李副主任身侧,看着像秘书。
林场的场长带领工作组的人参观林场。
“我们这个林场的主要任务就是种树,” 林场场长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皮肤黝黑。
他一边领着众人往里走,一边介绍,“海山岛风大沙多,以前因为人口增长,木柴不够用,林木被破坏得厉害,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后来建了这个林场,知青们就天天在这里种树,想把沙子固住。”
林鸿彬放眼望去,林场周围种的全是木麻黄树,树干不算粗,但枝叶茂密,一根根针叶迎着海风轻轻晃动。
往岛中心的方向才有一些其他的树种。
林场场长继续介绍:“木麻黄生命力极强,根系发达,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特别适合现在的情况。”
作为海钓佬,林鸿彬在穿越前也是经常在海边走动的,很多沿海地区都会大面积种植木麻黄,形成一道道绿色的海防林。
整个林场简单的有点单调了,没什么配套设施,但还是养了两头猪,百来只鸡。
猪和鸡都是圈养的,猪圈里的猪正吃着木麻黄的嫩枝,养鸡的地方有不少养虫堆,还有一些木麻黄果,鸡不时的在啄食这些果子。
育苗场里培育的苗木有9成是木麻黄苗,其他树苗很少。
林鸿彬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不由得想起自己刚到青云山知青林场时的样子 —— 那时的青云山林场也一样清苦,这样才是现在大部分知青的现状。
参观完林场,众人在聚在院子里,领导在石凳上坐下,其他人随便找个东西垫下屁股。
李副主任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对围过来的知青们说:“同志们,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听一听大家的困难,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不用有顾虑,工作组一定把大家的意见反映上去!”
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后来见李副主任态度诚恳,便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领导,我们林场的生活太单调了,” 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每天除了种树就是吃饭睡觉,连个娱乐活动都没有,能不能帮我们安排一些电影放映队,或者让宣传队来演几场戏啊?”
“是啊领导,” 另一个知青接着说,“我们这些人,年纪最小的也二十出头了,在村里,同龄人的孩子都会走路了,可我们连个相亲的机会都没有,组织上能不能帮我们牵牵线,解决一下个人问题啊?”
“还有还有,” 一个高个子男知青举手说道,“我们想看点书,可是林场的图书室里就几本书,都翻烂了,能不能帮我们调一些新书过来,比如林业、农业技术方面的,或者文学作品也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