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早,房子后面的大队部就响起了吉普车的马达声,一会之后,郑建锋、谢金定、张桂山等人拎着糕点水果,笑着迈进院门:
“林主任,鸿彬,给您二位拜年啦!”
林爷爷笑得眼角皱成褶子:“快进屋,屋里暖和!”
张桂山还给林鸿彬解释一番:“杨国石书记高升了,郑建锋转正了,旁边那位是新来的副书记,姓甄!”
没等公社的人坐下喝口热茶,又传来拖拉机的声音。
青云山相熟的黄镇山、郭子好、邱明林等人,手里提着熏肉、蜂蜜等,大声喊着:“场长,我们来给你拜年咯!”
林鸿彬赶紧出门接应,伸手接过礼物:“这么冷的天,还麻烦你们跑一趟!”
一旁的郑建锋打趣道:“鸿彬,可不是你耍大牌,我们有车跑得快,他们坐拖拉机,倒也赶得挺早!”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院子里满是年味。
吃过午饭,林鸿彬就去了大队,用喇叭通知35岁以下的年青人去宗祠集合。
这宗祠都重开了,当然也明确了林鸿彬长房长孙的地位,林鸿彬就该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了。
宗祠里的烛火还没熄灭,年轻人陆续赶来,有的揣着手,有的凑在一起小声议论,不一会儿就把天井挤得满满当当。
林鸿彬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和不算熟悉的脸,清了清嗓子: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正事要跟你们说。”
他伸手拍了拍身边的柱子,语气郑重:
“我们村养了这么多的牲畜家禽,培育稻种,日子过的还不错,但也只是还不错而已,光靠我们村里的这些田地、林地,根本没法大富大贵。
现在国家形势不一样了,要想过好日子,有两条路:一是读书,二是做生意。
现在读书是孩子的事情,做生意挣钱的担子就要落在你们的头上。”
人群里,有人举了举手,大声问:“鸿彬,我们连算盘都没摸熟,没做过生意,要是搞砸了咋办?”
林鸿彬笑着看向他:“别担心!过完年,你们推四、五个人,去鹭江找我。
我安排你们去工厂、商场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进货、生产、卖货的,学透了再回来干。”
他顿了顿,往前走了两步,声音提高了些:
“衣食住行都是能挣钱的大产业!你们考察清楚了,就用村集体的名义干,大胆去闯!”
有人又问:“要是在外头遇到难处,没人帮忙咋办?”
林鸿彬攥了攥拳头:“出门在外别想着吃独食,要懂得联合当地的资源。
需要我出面打招呼的,尽管找我,我绝不推辞!”
林鸿彬东拉西扯讲了一个多小时,从经济形势聊到做生意的门道,年轻人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有人提问,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年轻人欢呼着围坐在一起,宗祠里第一次响起了如此热闹的笑声。
按族规,这些人将来都会是他的助力,扶持他们把日子过好,就是扶持整个家族。
必要时,林鸿彬这个长房长孙能通过宗祠调动他们的资金。
这宗祠不只是拜祖、宣扬道德礼教的地方,更是家族的“金融根基”,将来商业社会里,这份力量能无限放大。
大年初二,林鸿彬一家四口收拾妥当,就动身出发了,他们要去榕城,去医学院给祝爷爷拜年。
医学院去年从刺桐迁回了榕城,祝爷爷也搬回了原来的老房子。
这带了孩子,还都坐公交车,都不好用作弊的手段多带点礼物了,只能规规矩矩的提了一点果酒、蜂蜜、茶叶啥的。
一到过年的时候,林鸿彬就非常的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车,可身份不允许啊,单位的车也没办法借出这么多天!
又转了两趟车,下午到了榕城一家人腿都坐麻了。
都不想再坐车了,一家四口慢慢腾腾的走到医学院。
祝爷爷早已在门口等着。
“太姥爷,我可想你了!”还是林锡颖嘴快一些。
老人就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把两个孩子搂进怀里:
“我也想你们,我的乖乖,都长这么高了,快让太姥爷看看!”
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塞进孩子手里,“拿着,过年的压岁钱,自己买糖吃!”
在院子里,祝晓燕环顾四周,疑惑地问:
“爷爷,怎么这么安静?以前过年,院子里满是人,今天怎么这么少?”
祝爷爷叹了口气,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球,火苗“噼啪”响了两声::“人多的家庭都搬到新宿舍那里去了,新来的也大多回去过年了,所以冷清了点。”
祝晓燕皱眉:“爷爷,那你怎么没搬到新宿舍那边,是学校不给安排?”
祝爷爷摆了摆手:“我就一老头子,没这个必要,还是原来的地方住的舒服。”
第二天,一家人在榕城逛了一天。
路边的商店挂着红灯笼,年味十足,可街上那些穿着旧衣服的年轻人,却透着一股阴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