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不谈权力更迭,不言王朝兴替。只谈一件事——华夏的未来。
“……驱逐鞑虏,非为一姓之私仇;恢复中华,乃为文明之复兴。今,旧制已衰,新潮已至,天下当变。我振华所求,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我四万万同胞共有之天下……”
“……愿我同胞,无论老幼,无论男女,皆习武强身,皆读书明智。以强健之体魄,为文明之基石;以清明之智慧,为国家之栋梁……”
“……自今日起,我华夏儿女,当戮力同心,共建一人人如龙之崭新世界!此非终结,乃为起始。愿以此身,为文明升华,燃尽最后一丝光热!”
当这份承载着周明宏大愿景的檄文,通过覆盖整个南方省份的报纸网络,传遍大江南北之时,整个神州大地为之沸腾。
与历史上那些充满了权谋与杀伐的檄文不同,这份《告天下同胞书》,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煌煌正大的阳谋与直指人心的理想。
它没有煽动仇恨,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檄文一出,天下景从!
三路北伐大军,就如三股无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成建制的抵抗。
地方官府的官员们,早已被振华体系在南方的雷霆手段吓破了胆,纷纷开城请降。
那些手握兵权的军阀,在得知北洋六镇都已归顺后,更是连一丝抵抗的念头都没有,争先恐后地献上兵权,只求在新时代保住身家性命。
更多的,是那些被新思想点燃的青年学生,是那些在底层挣扎了千年的普通民众。
他们自发地走出家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振华的军队,与他们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
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他们不抢掠,不扰民,甚至还随军带来了医生和粮食,为沿途的百姓治病、放粮。
一时间,振华体系以一种近乎和平演变的方式,开始了对整个神州的全面接管。
半月之后。
京城郊外。
李铁山身着笔挺的振华军服,策马立于战狼协的最前方。
他身后,是五千名气血如虹、意志如钢的战士。
他们静静地伫立着,没有一丝声响,只有一股凝练如实质的军煞之气。
化作一头血色巨狼的虚影,盘踞在军队上空,无声地咆哮。
尘土飞扬间,一列车队自城门驶出。
为首的,正是面容憔悴,却依旧强撑着仪态的袁项城。
这位旧时代的枭雄,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在李铁山这位新时代的战将面前,恭敬地低下了他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没有剑拔弩张,没有虚与委蛇。
在袁项城的引导下,战狼第一协顺利进驻京城,兵不血刃地接管了这座城市的所有防务。
庞大的北洋军被改编为京城卫戍部队,由李铁山与袁项城的心腹冯国璋共同指挥。
次日,紫禁城,太和殿前。
没有盛大的庆典,没有繁琐的礼仪。
一场简单而庄严的权力交接仪式,正在此处举行。
年幼的末代皇帝,在退位诏书上,用颤抖的手,盖下了那方代表着皇权的传国玉玺。
一个绵延了数百年的封建王朝,在这一刻,正式宣告落幕。
当那面代表着旧时代的明黄旗,从高高的旗杆上缓缓降下时。
广场上,无数人跪地痛哭,那是他们心中一个时代的终结。
袁项城站在人群中,看着那面落下的龙旗,这位纵横捭阖半生并亲手终结了一个时代的枭雄,眼中闪过万千复杂难明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以星辰火焰为标志的崭新赤色旗帜,在万众瞩目之下,迎着朝阳,冉冉升起,猎猎飘扬。
这一幕,通过无数架设好的相机,被永远地定格了下来,传向了全国,传向了世界。
然而,这场历史性仪式的中心,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主角。
此刻的他,依旧坐镇邵清的总办府内,仿佛外界那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他无关。
静室之内,周小七恭敬地将一份份电报呈上。
“先生,京城已定。”
周明缓缓睁开眼,点了点头。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的阻隔,看到了那面在京城上空猎猎飘扬的旗帜。
他平静地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传我命令,于京城建立神州武道总会,总揽天下武事。命孙禄堂担任第一任总会长。”
“另外,告诉王镇国,青龙、朱雀、麒麟、玄武四协,不必急于归建。”
“让他们以京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开去。”
周明的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用他们的双脚,去丈量我华夏的每一寸土地。”
“用他们手中的刀枪,去扫平那些属于旧时代的最后残响。”
“我要这新时代的火种,在最短的时间内,燃遍神州!”
对他而言,一个旧王朝的覆灭,不过是新时代乐章的一个小小序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