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请假,这是补回来的一章)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整个华夏大地却被一份报纸引爆。
《振华日报》的加急号外,通过铁路、电报、信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向每一个角落。
头版头条,是赤红油墨印刷的八个大字——《白虎啸北疆,一战定乾坤!》。
文章笔触冷静详实,没有华丽辞藻,只记述那场发生在极北冰原的血战。
五千对五万。
新生的白虎道兵,对阵沙俄帝国引以为傲的哥萨克铁骑。
从王镇国擂响战鼓,军魂凝形,到白虎啸天,次声波震碎敌军锋矢。
从军煞化刃,犁开大地,到神枪李书文穿行敌阵,精准狙杀将领。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战果,都清晰呈现在纸面上。
“……战至黄昏,五万哥萨克精锐,死伤过半,余者溃不成军,仓皇北窜,十年之内,再不敢南望……”
当最后一行字被读出,整个神州陷入寂静。
紧接着,是火山爆发般的狂欢。
邵清,星火主城。
刚下工的工人们从识字班的孩子口中听到消息,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震天欢呼。
一个满身油污的壮汉将孩子高高举过头顶,激动得满脸通红,语无伦次地大喊:“赢了!我们赢了!”
京城,前门大街。
报童稚嫩的叫卖声划破古都的宁静。
越来越多的人抢过报纸,当那一个个战果被大声念出时,整条大街都沸腾了。
商铺掌柜忘了生意,拉车的车夫忘了揽活,就连那些穿着长衫马褂、一向沉稳的前清遗老,也激动得胡子乱颤,老泪纵横。
“赢了……打赢了洋人……”
“几十年了!这是头一回啊!”
不知哪家店铺先响起鞭炮声,迅速蔓延了整座京城。
锣鼓声、欢笑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欢乐的海洋。
汉口,码头。
曾经因失业而迷茫的纤夫们,如今已是技工学堂的学员。
他们围在一起,听着教习念报纸。
当听到“白虎军魂,一啸破敌”时,那名叫铁牛的汉子,这个曾经只知埋头拉纤的庄稼人,将手中的扳手砸在地上,仰天发出一声长啸。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自豪与归属。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田间地头的农人停下活计,直起酸麻的腰背,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
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声都变得激昂,工人们干劲十足。
振华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变成整齐的呐喊。
无数年轻学子冲出课堂,将书本抛向天空,眼中燃烧着火焰,口中高呼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先生万岁!”
“华夏不朽!”
这呼声,从一人之口,变成成千上万人的呐喊,最终汇聚成响彻云霄的洪流。
无数年轻人热血沸腾地冲向各地的征兵处和振华武馆,报名参军、习武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不再是为了混口饭吃,不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成为报纸上描绘的、能守护这个国家、能为这个民族带来荣耀的一份子。
这一刻,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凝聚。
它源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内心,是百年来被压抑的民族自尊心的释放。
是对一个强大、统一、再不受外敌欺辱的新国家的期盼,是对那位开创这一切的“先生”最纯粹的崇拜与信仰。
这,就是民心,是国运,是众生信念之力!
……
邵清,总办府,密室。
周明盘膝而坐,古井无波。
外界的喧嚣与他隔绝。
但他的心神,却能感知整个神州大地的脉动。
在他的识海中,赤金色的气运云海剧烈翻腾。
从神州每一个角落,正有亿万道纤细纯粹的光流,源源不断地汇入云海之中。
每一道光流,都代表着一个人的信念。
工人的、农民的、学子的、商人的、士兵的……
他们的喜悦、自豪、崇敬、期盼……所有这些真挚的情感,都化作了精纯的养料,滋养着周明的精神世界。
这股信念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磅礴纯粹。
它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或感激,而是升华为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仰,一种“与有荣焉”的集体共鸣。
这股力量,与周明此前通过王镇国和李书文间接感悟到的军煞之气、杀伐之意、守护之念,开始相互交织、印证、融合。
如果说,军煞杀伐是“戎”的体现,是划定生存边界的刚强手段。
那么,这股磅礴的众生信念,便是“祀”的升华,是凝聚内部共识、确立文明道统的煌煌大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明的心中,再次浮现出这十个字。
他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契机,心念一动,开始运转《肉身修炼法·通脉篇》。
这一次,他没有刻意去引导气血,而是将那股浩瀚无边的信念之力,作为无形的引子。
磅礴的气血,如得到了最高指令的百战精兵,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着体内那些繁复幽深的微末经络发起冲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