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离开周家庄后,并未刻意规划路线,只是信步而行。
他一步跨出,身形便在数十米之外,晨光熹微中,身后只留下一道道模糊的残影,转瞬便消失在天际。
通脉大成,体内气血循环自成一体,与天地灵机的交换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行走坐卧间,无时无刻不在修行。
然而,要点亮那如恒河沙数般的微末络脉,单靠这种自发性的吐纳,依旧是杯水车薪。
他需要更深刻的触动,更广阔的共鸣。
他的脚步,最终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数日后,他已深入彩云之南的边陲之地。
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蜿蜒于群山之间。
与中原的景象不同,此地居住着数十个不同的族群,他们的衣着、语言、习俗各异,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斑斓多彩的画卷。
周明换上了一身当地常见的靛蓝色粗布短褂,头戴斗笠,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与那些背着沉重货物的马帮擦肩而过。
他没有动用修为,只是用双脚去丈量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行至一处名为“百花寨”的村落,他停下了脚步。
寨子依山而建,木制的吊脚楼错落有致。
寨口的大榕树下,一群不同年龄的村民正围坐在一起,一个穿着振华学堂制式青衫的年轻教习,正指着一块黑板,用一种略带生硬但清晰的通用语,教村民们识字。
黑板上写的,是“华夏”二字。
教习念一句,村民们便跟着念一句,口音各不相同,有的清脆,有的浑厚,汇成一股奇异而和谐的音浪。
周明注意到,在学习通用语的同时,这些村民的腰间依旧佩戴着各自民族特色的银饰,妇女们头上缠绕着色彩鲜艳的头巾。
一位老阿妈一边跟着念书,一边手里还不停地捻着五彩丝线,编织着精美的花带。
不远处,寨子的晒谷场上,另一名身材壮硕的教习,正带领着村里的青壮男女修炼《气血修炼法》。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呼吸吐纳间,自有一股蓬勃的生机。
周明找了个寨边的茶摊坐下,要了一碗苦茶。
茶摊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见周明是生面孔,便热情地攀谈起来。
“客官打哪儿来啊?”
“北方来的,四处走走看看。”周明答道。
“哦,来旅游的啊!现在路好走了,来我们这儿的客商和游客越来越多了。”
汉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托先生的福,我们这穷山沟也通了水泥路,寨子里的茶叶和山货,都能运出去卖个好价钱了。”
周明目光扫过寨子,果然看到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如玉带般缠绕在山腰,一直延伸到远方。
“你们也知道先生?”周明问道。
“那哪能不知道!”汉子挺直了腰杆,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神色。
“咱们这儿虽然偏,可振华的报纸,每个星期都有人送来!还有那收音机,晚上全寨子的人都围着听呢!”
“先生在黄鹤楼舌战群儒,在星火主城签订《星火条约》,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撤军、关税自主。”
“这些事,我们都知道!我们寨子里家家户户都供着先生的长生牌位呢!”
周明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没有接话。
夜幕降临,寨子里升起了篝火。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弹起三弦,吹起芦笙,唱起了古老的歌谣。
歌声悠扬,穿透山林,与虫鸣、风声交织在一起。
周明被邀请加入其中,他与村民们一同喝着米酒,吃着烤肉,听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有老人说起过去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猛于虎的苦日子。
有年轻人憧憬着去星火主城,看看那传说中比皇宫还气派的城市。
有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姑娘,羞涩地念着报纸上的新闻。
这些歌谣、故事、希望与憧憬,汇成一股鲜活而真实的生命洪流,冲刷着周明的心神。
他发现,这些不同族群的村民,在修炼《气血修炼法》时,他们体内气血的运转,竟也带着各自独特的韵律。
有的如同山间奔腾的溪流,灵动跳脱;有的如同林中沉静的古木,厚重绵长;有的如同篝火中跃动的火焰,热烈奔放。
这些劲力韵律千差万别,但最终,都遵循着气血运转的基本法则,殊途同归,共同滋养着他们的身躯。
“先生,您也是武者吧?”一个喝得微醺的年轻人凑过来,他叫阿木,是寨子里修炼最勤奋的后生,已经摸到了炼皮境的门槛。
周明点了点头。
“我感觉您的气血……好奇怪。”
阿木挠了挠头,努力寻找着形容词,“就像……就像我们这儿的大山,又像天上的云,也像寨子前流过的小河……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不是。”
周明笑了笑,没有解释。
他心中却是一动。
他明白了。
一个伟大的文明,其真正的力量,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纯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