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捻须颔首,眼中精光内蕴:“主公明鉴。孙策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成心腹之患。然眼下,我军重心,仍在巩固新得之司隶、豫州之地,并图谋南阳,打通南下荆襄之通道。颍川乃前沿重镇,初附之地,民心未定,需大将镇守,文远(张辽)稳重干练,不可轻动。长安有徐荣坐镇,河内有陈宫统筹,洛阳有高顺布防,皆各有职司,亦难调动。”
吕布转身,走向悬挂于殿侧的巨幅牛皮地图,目光如炬,在其上纵横交错的疆域间巡弋。“弘农,乃我连接长安与洛阳、颍川之枢纽,更是我家眷、根基所在,不容有失。此地需有一支精锐可靠之兵马驻守,不仅能保根本无虞,更需能随时策应四方,尤其是东向支援文远,南向威慑南阳。”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地图,最终点向长安以西,“拟调张绣及其部曲,移防弘农,归于文远节制,作为我军核心机动兵力。张绣久镇西凉,麾下多骁勇骑兵,其麾下‘北地枪王’之名犹存,整编之后,战力可观,正合此用。”
“主公英明。”贾诩深以为然,“张绣将军驻守弘农,凭借其西凉铁骑之锐,可保司隶西线安稳,更能东出颍川,南下宛城,进退自如。将其置于文远麾下,亦可令其更加融入我军体系,消弭隔阂。”
军令既下,迅疾如风。驻守长安西线的张绣接到调令,并未有任何迟疑。他深知这是吕布对他的信任与重用,当即整顿麾下经过汰选与补充的精锐骑兵与步卒,拔营起寨,浩浩荡荡开赴弘农。这支以原西凉军为骨干的生力军,甲胄鲜明,旌旗招展,骑兵奔驰间带着草原大漠特有的彪悍气息。他们的入驻,使得以弘农为核心的吕布集团心脏地带,防御力量与战略突击能力陡增,仿佛一柄收入鞘中的利刃,隐而不发,却寒芒内蕴。
处理完军政要务,吕布心中却萌生了一个愈发清晰的念头。他再次走到地图前,目光越过中原的山川河流,凝注于长江下游那片广袤的土地。孙策,这个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如流星般璀璨而短暂的“江东小霸王”,如今真实地崛起于东南,既是盟友,亦是潜在的劲敌。仅凭文书往来,使者传话,终究是隔雾看花,难见真容。
“文和,”吕布忽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待此间事务稍定,我欲南巡一番。”
贾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主公欲往何处巡幸?”
“先去颍川,”吕布的手指落在颍川郡的位置,“看看文远和子龙将那里打理得如何,新附之地,士族百姓心思各异,总需亲自抚慰,宣示威仪。”他的指尖沿着汝南、弋阳的方向,缓缓滑向淮南,“若时机合适,条件允许,或许……可渡淮水,亲至寿春一带,见见那位孙伯符。”
贾诩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权衡利弊:“主公亲往,一则可示联盟诚意,稳固江东之心;二则可实地勘察淮南地理人情,窥探孙策军容政绩,掌握江东虚实;三则,主公威名远播,亲临前线,亦能极大地鼓舞颍川、汝南等地军心民心。确是一步洞察深远之妙棋。”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然,主公万金之躯,安全至关重要。此行需做万全准备,沿途护卫需绝对可靠,各地驻军需严密警戒。且,需待颍川局势更为安稳,与孙策方面的沟通亦需妥当,确保其不会心生疑虑,乃至有所异动。”
“这是自然。”吕布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东南方向,“不急在一时。待秋高气爽,粮草充足,各方布置停当之后再议不迟。眼下,先让张绣所部安稳驻防弘农,我等需将新得之司隶、豫州诸郡,好生梳理一番,夯实根基。”
夏日的长安,暑热蒸腾,蝉鸣聒噪,却掩不住未央宫中酝酿的新动向。玉玺引发的涟漪正逐渐平息,兵马调动井然有序,而一位北方霸主的南巡之念,已如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深植于心。它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汲取足够的养分破土而出,或许,将引动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龙虎际会,搅动整个天下的风云。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