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于南北的商队们很快发现,这门生意不仅利润丰厚到令人咋舌,而且由于上家的组织严密、渠道隐蔽,风险似乎远比想象的要小。在巨利的驱使下,他们更加卖力地穿梭于险途,不断扩大着这张隐秘的贸易网络。而坐镇后方的李肃,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垂钓者,稳稳地掌控着放线的节奏,既不让市场过早饱和导致价格下跌,又持续用稳定的货源和偶尔制造的“缺货”紧张气氛,牢牢吊着那些豪强客户的胃口,使得“玉盐”与“玉皂”的交易价格始终维持在一个令人眩晕的高位。
当然,曹操的阵营之中,也并非全是庸碌之辈。偶尔会有负责管理市集、心思缜密的小吏,察觉到市面上似乎多了一些来源神秘、但品质极高且价格昂贵的盐,以及一种名为“皂”的、前所未见的洁身之物,并且只在极少数顶级门阀之间悄然流通。然而,当这类微不足道的报告,被递送到荀彧、程昱等人那被如山军报、粮秣文书、人事调度案牍堆满的公务案头时,往往会被下意识地归类为“无关痛痒的琐事”,与决定势力生死存亡的军国大事——如下邳战况、西线防御、内部维稳、粮草筹措——相比,其优先级实在太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在他们的认知框架内,些许奢侈品的私下流动,只要不影响到赋税征收、不引发大规模民间动荡,便无伤大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稍微安抚和麻痹一下境内那些因连年加税而心生怨怼的豪强大族。
然而,他们此刻尚未意识到,这些被轻视的、“无伤大雅”的“奢侈品”,正如同缓慢生长的寄生藤蔓,其纤细的根须正悄然探入曹操统治肌体的缝隙,开始汲取养分,并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缠绕勒紧其经济的命脉。属于曹操势力范围内的真金白银、以及等值的粮食、布帛、皮革等硬通货,正在这看似公平的买卖中,持续不断地、悄无声息地向外流失;而社会上层对稀缺资源的狂热追逐与垄断,也在无形中加剧着阶层之间的隔阂与潜在的矛盾。吕布掷出的这把“经济软刀”,已然精准出鞘,并且成功地,在对手因专注于正面战场而暴露出的、最不经意的软肋之上,划开了第一道细微却深可见骨的伤口。这场没有硝烟、不闻鼓角的战争,其残酷的序幕已然缓缓拉开,而曹操集团的核心智囊们,此刻的目光,仍被牢牢地吸附在徐州城下,那片日益上涨、映射着绝望波光的浑水之中。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