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所言极是。吕布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西方,壶关的方向,袁绍经此两败,短期内难以组织起新的有效攻势。这,正是我等休养生息的良机。
他果断下达了新的战略指令:全军放弃东进,收缩防线。以榆次、祁县外围为界,与张合形成对峙。主力撤回晋阳周边,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进行休整、补充兵员、操练新兵!
而对于壶关的高干,吕布的指令明确而冷酷:变强攻为!
他向众将阐释这之策:即在壶关外围险要处,构筑更加坚固、连绵的营垒栅栏,挖掘深沟,广设鹿角拒马,不求攻进去,但求锁死出路,绝不让高干一兵一卒轻易出来。同时派出多支精锐游骑,彻底扫荡壶关通往外界的所有大小路径,绞杀任何信使与运粮队,使壶关沦为信息与物资的孤岛。每日还需派嗓门洪亮的士兵到关前喊话,将张合兵败、淳于琼全军覆没的消息反复宣扬,并将缴获的袁军旗帜、将领衣甲在关前示众,以此攻心,瓦解守军斗志。不同于传统的围三阙一给予希望,此策旨在明确告诉高干,没有任何退路,唯有投降,或是在饥困交加中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同时,严格管控并州境内物资,尤其是粮食盐铁,绝不允许流入上党,从根源上掐断壶关的长期生存能力。
告诉胡车儿,他的任务不是攻城,是困城!我要壶关内,连一只老鼠都跑不出来!更要让高干和他的士兵,在绝望中慢慢煎熬!吕布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主公英明!众将心悦诚服。此策既能以最小代价解决壶关之敌,又能让疲惫不堪的主力获得宝贵的休整时间,实为当下最稳妥睿智之举。
邺城,大将军府。
当淳于琼仅以身免、三万援军灰飞烟灭的噩耗最终确认时,袁绍的反应不再是暴怒,而是一种近乎死寂的沉默。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再出来时,鬓角似乎又添了几缕霜白,神情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苍老。
败给曹操,他可以归结为对方狡诈、时运不济。但接连败给一直被自己视为边地武夫的吕布,尤其是这支他寄予厚望的援军竟如此不堪一击,这对他的信心和威望打击是空前的,甚至动摇了根基。
主公……许攸、审配、郭图等谋臣齐聚,却面面相觑,无人敢先开口触及这痛处。
都说说吧。袁绍的声音透着浓浓的无力感,并州…该如何处置?
许攸张了张嘴,他本想再建言调集重兵,一雪前耻,但看到袁绍那灰败的脸色,以及一旁军需官那欲言又止、愁眉不展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阴安被焚的粮草尚未补足,连续大战的消耗让府库捉襟见肘,冀州、青州的民力也已绷紧到了极限。
连一向主张强硬的审配,此刻也只能沉声道:主公,我军新遭重创,士气低迷,粮草转运亦十分艰难。此刻再发大兵远征并州,恐…恐事倍功半,若再有闪失,则…则大局动摇。不如…暂缓西征。
连审配都如此说,郭图等人自然更不敢言战。
袁绍颓然坐倒在榻上,良久,才无力地挥了挥手:传令张合,紧守祁县,无令不得出战。令高干…自筹粮草,紧守壶关,以待…以待时机。这最后四字,说得艰涩无比,充满了无奈。
他终究是认清了现实。短时间内,他无力再对吕布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州之事,只能暂且搁置。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对吕布那与日俱增的忌惮,深深攫住了这位北方霸主的心。
壶关之内,高干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起初,他还日夜期盼着淳于琼的援军,甚至幻想里应外合,击破吕布,建立不世之功。但关外吕布军的攻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日益完善、密密麻麻如同铁桶般的包围工事,以及每日在关墙下回荡的、宣告援军覆灭和袁绍放弃的喊话。
当淳于琼全军覆没的消息被胡车儿派人大声证实,并将几面破烂却熟悉的河北军旗帜、甚至还有高级将领的铠甲扔到关前时,关内守军残存的士气,如同被冰水浇透的篝火,瞬间彻底熄灭了。
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存粮在肉眼可见地减少,不得不实行最严格的配给,士卒面有菜色。盐巴变得比金子还珍贵,伤兵因缺医少药而在营房中哀嚎等死。最初还有军官不甘坐以待毙,试图组织精锐突围,但在吕布军严密的防守和迅疾的骑兵追杀下,几次尝试都损失惨重,血本无归,活着逃回关内的人,带回了更深的绝望。
绝望的气氛,如同浓重得化不开的阴云,沉甸甸地笼罩在整个壶关上空。士兵们眼神麻木,望着关外那些炊烟袅袅、井然有序的敌军营垒,再回头看看关内死气沉沉的景象,恐惧如同毒草般在每个人心中蔓延。
高干站在冰冷的城头,望着关下那仿佛永不会撤离的敌军,再回首关内一片颓败,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知道,自己被放弃了。舅父袁绍短期内绝不会再有援军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