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杨戬的眼睛,认真地建议道:“你每日可来此山壁前,寻一块干净的青石静坐,宁心静气,努力去聆听、去感悟那缥缈的道音与周围流转的道韵。此举,一是为了展现你真诚的向道之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二来,这对你自身的修行感悟,也必定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了一眼紧紧依偎着杨戬的杨婵,补充道:“同时,你也要一如既往地,细心照顾好你的妹妹。让那位可能正在暗中观察的前辈看到,你杨戬不仅向道之心坚定,更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重情重义之人。这对于评判一个人的心性根基,至关重要。”
最后,阿泽的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总结道:“记住,机缘二字,最是玄妙,不可强求,亦不可急躁。是你的,终归会是你的,别人夺不走。你只需在此,展现出你最好的、最真实的一面,耐心等待,静候佳音便可。若你果真与前辈有师徒之缘,时机一到,前辈自会撤去屏障,现身与你相见。倘若……终究无机缘,那么即便你在此枯坐百年,强求亦是枉然,反而可能入了魔障。”
这番话,既是为了稳住杨戬那颗因为巨大希望而再次变得躁动不安的心,避免他因行为失当而错失良机,同时也是在暗中契合玉鼎真人收徒时最为看重的几项标准——心性、缘法、毅力与品性。杨戬若能依言在此静心感悟,持之以恒,同时展现出其对妹妹的爱护与责任,无疑会像一块经过初步打磨的璞玉,大大增加被眼光挑剔的玉鼎真人看中并收入门下的几率。
杨戬仔细聆听着阿泽的每一句话,眼中的急躁渐渐被思索与认同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重重地点了点头:“阿泽兄,你说得对!是我又心急了……我明白了。多谢阿泽兄提醒。”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尤其是在几次关键抉择上阿泽所展现出的远超其落魄外表的见识与沉稳判断,已经让杨戬在潜意识里,对他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信服与依赖。
于是,三人便在距离那隐匿洞府约莫百丈之外的一处清澈山涧旁,寻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还算干燥宽敞的天然石缝,作为临时的安身之所。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戬严格遵循着阿泽的建议。每日清晨,在照顾妹妹吃完简单的早餐后,他便会独自来到那处紫竹环绕、云雾缥缈的山壁前,寻一块光滑的青石,拂去尘埃,盘膝坐下。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如同无头苍蝇般围着山壁转悠,或者试图用蛮力去触碰、去寻找那根本不存在的“入口”。而是彻底沉下心来,闭上双眼,将全部心神沉浸其中,努力去捕捉、去聆听那来自阵法之后、缥缈如天籁般的讲道之音,用心去感悟周围空气中那浓郁而精纯、仿佛蕴含着无穷至理的道韵流转。他用自己的诚意、耐心与逐渐展现的悟性,作为一种无声的“叩门”之举。
阿泽则在一旁,一边继续以水磨工夫驱除着体内那道顽固的时空之雷残余能量,缓慢地修复着沉重的伤势,一边分出一丝神念,默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隐匿阵法之后,那深邃如星海般的气息,偶尔会传来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那波动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睿智的眼睛,正在透过层层阵法,悄然观察着外面这个每日雷打不动前来、心性坚韧远超同龄、天赋根骨似乎也颇为不凡的少年郎。
无形的因果丝线,正在这日复一日的静坐与观察中,于无声无息间,悄然连接、缠绕,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牢固。
阿泽知道,自己所能做的、最关键的“助推”与铺垫,到此已经基本完成。他将杨戬引到了这桩天大机缘的门前,并指导他以最正确、最有可能打动对方的“姿态”去等待和迎接这份机缘。剩下的,便要看杨戬自身与玉鼎真人之间的缘法深浅,以及那位隐居的真人,何时才会认为时机已到,愿意撤去屏障,现身相见,开启那段注定将影响三界未来格局的师徒缘分了。
历史的车轮,正在以其既定的、强大的惯性,沿着那看似不可改变的轨道,缓缓地、却又不可阻挡地向前滚动。只是这一次,在这巨大的车轮之下,或许因为一个来自未来灵魂的、悄然无声的铺垫与引导,那最初的一段路途,会少去几分最初命定中的迷茫、颠簸与无谓的坎坷。这对于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个体而言,或许,已是一丝微不足道,却足以改变许多细节的慰藉。
喜欢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