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碑秘铭,古情初现
望脉坡的晨露还沾在契约碑的青苔上,陈奇和甄灵已带着各族同胞围在碑前 —— 昨日修复节点时,阿坤用苗刀清理碑侧积土,竟发现碑身背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一半是中原隶书,一半是苗疆古篆,字迹虽斑驳,却依稀能辨认出 “阿月”“景明” 两个名字。
“这是…… 苗疆古篆里的‘守护’二字!” 甄灵指尖抚过古篆,守护玉突然发烫,碑上的字迹竟泛起淡红光,“阿月是传说中苗族第一位女蛊师,据说能以蛊通地脉;景明则是孔明先生的弟子,擅长中原风水,难道他们……”
闽南前辈突然凑上前,指着隶书里的 “双脉合璧” 四字:“《孔明弟子录》里提过景明!说他曾去苗疆学习蛊术,回来后改良了八阵,能与苗疆秘术配合!这石碑,竟是他们当年立的?” 独龙族老人用通译石贴近石碑,石面瞬间映出模糊的画面 —— 一对男女并肩站在坡顶,女子摇着巫蛊铃,男子持着风水笔,周围的地脉草泛着金绿光,与如今陈奇和甄灵布阵的景象惊人相似。
“是他们的魂息!石碑藏着他们的记忆!” 甄灵激动地握紧陈奇的手,“他们就是契约的最初订立者,是苗汉双脉守护的开端!” 阳光下,碑上的名字与画面渐渐清晰,各族同胞屏息凝视,仿佛穿越千年,看到了那段关于守护与爱情的古老故事。
二、双脉护疆,悲壮传说
寨老搬来族里珍藏的《苗疆守护录》,泛黄的绢册上记载着阿月与景明的过往 —— 建安年间,西南边境突遭 “地脉煞劫”,阴煞从地底涌出,吞噬村寨,孔明派弟子景明前往治理。景明初到苗疆,因不懂蛊术,几次布阵都被阴煞反噬,幸得阿月相救。
阿月带着景明走遍西南地脉,教他用蛊虫感知阴煞动向;景明则教阿月中原风水,让她明白地脉节点的排布。两人在一次次并肩御煞中暗生情愫,却因 “汉苗不通婚” 的旧俗,只能将情意藏在守护地脉的誓言里。“煞劫最烈时,黑松林的地脉主干裂开,阴煞如潮水般涌出,景明用自身阳气撑住八阵,阿月则献祭了本命蛊,才堵住裂口。” 寨老读着绢册,声音哽咽,“他们在裂口旁立下契约碑,约定‘汉苗共守,地脉不离’,可景明耗尽阳气,三个月后就去了,阿月守着石碑,直到白发苍苍,最后化作一株地脉草,长在碑旁。”
众人看向碑旁的那株特殊的草 —— 叶片一半绿一半金,正是绢册里描述的 “双脉草”。陈奇蹲下身,阳天镜的金光扫过草叶,竟映出阿月的虚影:“守好…… 契约……” 虚影消散前,轻轻指向陈奇和甄灵,像是在传递守护的使命。甄灵眼眶湿润,握紧巫蛊铃:“我们会的,会让你们的契约,在新时代活下去。”
三、各族协同,契约重启
为重启古老契约,陈奇和甄灵决定举行 “双脉祭典”,各族同胞纷纷响应:闽南风水师们在碑前布下 “孔明合脉阵”,青阳石按当年景明的八阵位置排列,阵眼处放上复刻的风水笔;苗族祭师们准备 “蛊祭”,将护脉蛊卵、地脉藻与灵泉水混合,制成 “守脉液”,涂抹在碑身;傣族水魂师们引响水涧的灵泉,绕碑形成 “水脉环”,让水脉之气滋养石碑;独龙族猎手们则通知周边七座苗族村寨,让他们派代表来见证,山雀带着通译石制成的请柬,在边疆的天空中穿梭。
祭典当天,望脉坡挤满了人,周边村寨的代表穿着节日盛装,手持自家的守护信物 —— 有的带着地脉石,有的捧着蛊虫罐,有的拿着祖传的风水符。中原的遣使也如约而至,带来了皇帝御笔的 “护疆文书”,文书上盖着鲜红的国玺,写着 “与苗疆同胞共守西南,世代不渝”。
正午时分,祭典开始。韦师傅敲响铜鼓,苗族姑娘们跳起 “双脉舞”,舞步模仿当年阿月摇铃的姿势;壮族小伙们吹起芦笙,旋律是景明当年改编的中原曲调。陈奇和甄灵并肩站在碑前,陈奇手持风水笔,甄灵握着巫蛊铃,两人同时念起跨千年的守护咒 —— 中原的 “乾天护脉咒” 与苗疆的 “蛊灵守地咒” 交织,碑身的红光越来越盛。
四、血脉注碑,生机重焕
就在咒语念到高潮时,碑身的红光突然减弱,双脉草的叶片也开始发黄 ——“是石碑的灵气不够!当年阿月和景明的魂息快散了!” 闽南前辈惊呼,阳天镜的金光扫过石碑,发现碑心有一道细微的裂痕,那是当年煞劫留下的旧伤,如今成了灵气外泄的缺口。
“用我们的血脉!” 陈奇突然开口,他想起阿月献祭本命蛊的决绝,“景明用阳气,阿月用本命蛊,我们用双脉血脉,一定能补好裂痕!” 甄灵没有丝毫犹豫,取出短刀,划破手掌,鲜红的血液滴在碑的古篆处;陈奇也划破手指,将血滴在隶书处。
两滴血液在碑身交融,化作金红交织的光,顺着裂痕渗入碑心。奇迹发生了 —— 裂痕渐渐愈合,碑身的红光暴涨,双脉草重新变得茂盛,甚至开出了小小的金红花。“看!地脉动了!” 阿依大喊,众人看向远处,黑松林、响水涧的地脉节点纷纷亮起,与石碑的红光连成一片,整个边疆的地脉都在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闽南风水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