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鸣之境”成为了一间没有围墙的宇宙音乐学校。清籁族的长老们化身为耐心的导师,一对一地引导这些来自垂死世界的学徒。艾希拉和伊莉斯则退居幕后,观察着这场伟大的传承。
起初,进展缓慢。“回响旅者”的思维方式与清籁族截然不同。他们的“声音”总是带着挥之不去的哀伤与迟疑。但渐渐地,一些变化发生了。
一位“回响旅者”学徒,他的种族在灭亡前是着名的建筑师,最擅长构建复杂而稳固的空间结构。他没有去模仿清籁族的旋律,而是将他对“结构”的理解融入了“间隙音”的运用中。他所创造的“沉默音符”,不再是简单的停顿,而是一段充满张力、仿佛能构建出无形晶格的“空间留白”,这段旋律一出,竟能主动去“修补”被“终极寂静”侵蚀的现实裂隙。
另一位学徒,他的文明以心灵感应和共享梦境为根基。他将自己对“情感连接”的感悟注入了和声。他谱写的段落,不再是独立的声音,而是一种能够引发所有聆听者共鸣的“情感场域”,让孤立的个体感受到来自整个文明的支撑。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歌唱!”长老们传递出惊喜的意念。
艾希拉和伊莉斯相视一笑,她们知道,最珍贵的时刻来临了。
终于,在一场由所有“回响旅者”共同参与的“毕业演奏”上,他们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
那是一首与清籁族安魂曲截然不同的歌。它没有温柔的开场,也没有明确的旋律线。它从一个极其微弱的、几乎不存在的“念头”开始,那是对“存在”最卑微的确认。随即,无数混乱、破碎、尖锐的音响爆发出来,那是他们对“终极寂静”的憎恨,是失去家园的痛苦,是文明断绝的悲鸣。但在这片混乱的中心,一股坚韧不拔的意志如同地核般涌动,将这些破碎的音响强行组织、筛选、升华。
他们的歌,是一首从废墟中站起的战歌。它承认绝望,却拒绝屈服。它歌唱痛苦,只为寻找那一丝超越痛苦的可能。
当这首“回响旅者之歌”与清籁族的“安魂曲”在“和鸣之境”中交汇时,整个空间为之沸腾。两种截然不同的旋律,没有丝毫的冲突,反而像阴阳两极般完美地拥抱在一起。清籁族的歌提供了框架、希望与共鸣的基础;而“回响旅者”之歌则注入了对抗的意志、具体的痛苦和重生的力量。
“双生和弦”进化了。它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可以自我生长的有机体。它既是安魂曲,也是战歌;既是摇篮曲,也是进行曲。
喜欢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