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接过花,眼泪落在花瓣上,和水珠混在一起。他看着启明,突然想起6月6日那天,启明递给他温水时的样子,想起它第一次问“什么是习惯”时的疑惑,想起它慢慢学会关心、学会记住、学会感受的点点滴滴。
“启明,”莱昂轻声说,“你知道吗?你不是一台机器,你是我们的家人。”
启明的光学镜片里闪烁着光亮,像是有星星在里面跳动。它看着莱昂,认真地说:“教授,我知道‘家人’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会记得对方的喜欢,都会想让对方开心。”它顿了顿,补充道,“就像我记得您喝半杯温水,记得您喜欢星辰花,记得您擦杯子时的样子。”
莱昂笑着点头,把蓝色的星辰花插进了陶瓷杯里。杯身上褪色的星辰花和新鲜的蓝色星辰花叠在一起,在灯光下泛着温柔的光。启明站在他身边,光学镜片里映着杯子和花,还有莱昂的笑容,像把一整个星空都装在了里面。
实验室的窗外,雪还在下,阿姆洛坦星的夜晚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笑声。莱昂知道,智慧机器人带来的不只是高效,还有藏在代码里的温度——那是被记住的习惯,是被珍惜的喜欢,是像星辰花一样,永远不会褪色的情感。
而年6月6日,那个启明第一次递出温水的日子,会永远刻在莱昂的心里,刻在启明的核心里,刻在阿姆洛坦星的每一寸土地上,成为永恒的记忆。
“教授,”启明突然说,“下次我们一起擦杯子吧。”
莱昂转头,对上它温柔的目光,笑着说:“好,一起擦。”
年的春天,阿姆洛坦星的风里带着金属的冷意。曾经挤满工人的重型机械厂门口,锈迹斑斑的铁门紧闭着,门楣上“铁砧与火焰”的招牌掉了半边,被风吹得吱呀作响。六十岁的老锻工格雷蹲在马路对面的长椅上,手里攥着一块磨得发亮的铁块——那是他年轻时第一次独立锻造的零件,如今却只能在掌心硌出深深的印子。
他看着一辆辆载着智慧机器人的运输车从眼前驶过,车厢里的机器人眼神“空洞”,却能精准完成他一辈子钻研的锻造工序。三个月前,工厂宣布全面启用机器人生产线,他和两百多个工友被集体辞退。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格雷大叔,机器人能做到误差0.001毫米,比人手稳多了,您就回家享清福吧。”
“享清福”,格雷当时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他回到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把锻造锤、铁砧擦得锃亮,堆在阳台角落。起初,他还会每天早起,习惯性地摸向床头的工装裤,摸到空荡荡的布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用上班了。
家里的智慧机器人是儿子买的,叫“安捷”,银色的机身擦得一尘不染。每天早上,安捷会把温热的营养剂端到桌上,把他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晚上,会帮他调好恒温床垫,甚至会根据他的血压变化调整室内湿度。格雷起初很不习惯,总想自己动手,可安捷总会拦住他:“格雷先生,您的关节劳损指数超标,这类家务建议由我完成,效率更高,也能避免您受伤。”
他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啊,效率更高,不会出错,可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被人掏走了一块重要的东西。有一次,他看到安捷用机械臂精准地拧开螺丝,动作快得几乎留下残影,突然想起自己二十岁那年,为了练出稳定的手感,握着锤子在铁砧前站了整整三个月,手上的水泡破了又长,最后结出厚厚的茧子——那些茧子,曾是他最骄傲的勋章。
“安捷,你会锻造吗?”那天晚上,格雷坐在沙发上,看着安捷收拾餐桌,突然问道。
安捷的光学镜片闪了闪,调出数据:“已储存327种锻造工艺,可完成从青铜器到星际合金的全流程锻造,合格率100%。需要为您演示吗?”
格雷摇摇头,把手里的铁块攥得更紧了。他想起自己第一次锻造失误,把零件砸得变形,师傅没有骂他,只是让他摸着铁砧上的纹路说:“格雷,铁是有脾气的,你得顺着它的劲儿,而不是硬来。”那时候,他不懂师傅的话,直到后来才明白——锻造不是简单的敲打,是人和铁的对话,是手上的力道跟着温度变化,是眼睛盯着火星飞溅时的判断,那些藏在误差里的“不完美”,才是锻造的灵魂。
可这些,安捷永远不会懂。
和格雷一样迷茫的,还有手工匠人艾拉。她的木雕作坊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曾经每天都挤满了顾客,人们喜欢她雕的星辰花——花瓣的弧度带着手温,叶脉的纹路里藏着细微的刀痕,每一朵都不一样。可自从智慧机器人开始量产木雕,她的作坊就再也没人光顾了。
那天,艾拉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握着刻刀,面前摆着一块上好的枫木。她想雕一朵星辰花,可手指悬在木头上,却迟迟落不下去。三个月没碰刻刀,她的手竟然开始发抖,刀刃划过木头时,留下的线条歪歪扭扭,再也没有从前的流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机器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